1、央行:3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34%,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5%,均处于历史低位。
2、外汇局:经常项下,4月货物贸易跨境收支顺差293亿美元,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服务贸易跨境收支逆差63亿美元,与一季度月均规模基本持平。资本项下,4月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净流入,外资连续两个月净买入境内证券,显示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和人民币资产价值进一步提升全球投资者信心。
3、中国基金报:5月15日,多家银行调整两类存款利率。近日,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陆续公告称,将调整通知存款与协定存款的利率,并于5月15日起正式执行。其中,桂林银行对通知存款各期限存款产品利率和单位协定存款利率下调幅度高达55个BP。
4、环球网:印度多地的高温天气仍在持续中,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达到44摄氏度,当地民众不得不开启避暑模式。当地时间5月13日,印度西部的拉贾斯坦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都在经历高温的炙烤,部分地区白天的最高气温达到44摄氏度。
5、美国气候预测中心:8月厄尔尼诺现象(太平洋暖期)出现的可能性超过90%。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估计,2023年有50%的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6、地产动态
7、证券时报:5月以来,深圳二手房市场成交有所回暖,二手房挂牌量也在持续增加。截至5月15日深圳共有52397套有效二手房源在售,较上周增加555套。
8、我爱我家:发布了全新数字化战略,其将与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商第四范式合作,打造行业首个房产经纪大模型,从而大幅度提高知识、系统、人三者的融合度,提升智能决策水平,助推房产领域智能决策AI+大模型生成式AI双轮驱动。
9、每经网:日前,上海警方在央行上海总部反洗钱部门和相关省市公安机关的支持配合下,成功侦破全国首例利用网络直播“打赏”实施洗钱犯罪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捣毁一条寄生于网络直播平台、洗兑转移非法集资等黑灰资金的新型洗钱犯罪产业链,涉案金额近亿元。
10、界面新闻:针对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并入菜鸟集团一事,有近百人转入菜鸟集团,部门划归于菜鸟CTO下属技术团队,其余近200人被裁,约占70%,有“N+1”或“N+1+1”补偿方案。阿里方面回应称,消息不实,达摩院自动驾驶业务转入菜鸟集团,部分人员转入菜鸟。
11、日本显示器:预计2023财年的合并最终损益为亏损478亿日元(上财年为亏损258亿日元),连续10个财年出现最终亏损。原因是智能手机等显示器的出货量疲软,销量低迷。计划通过向中国和印度的企业提供技术等措施重振旗鼓。
12、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跌2.31%,报1522点。
13、央行上海总部:截至4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17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5%。境外机构的主要托管券种是国债,托管量为2.12万亿元,占比67%;其次是政策性金融债,托管量为0.69万亿元,占比21.8%。
14、外汇局:4月,银行结汇12869亿元,售汇12493亿元,结售汇顺差376亿元。1-4月,银行累计结汇50231亿元,累计售汇50910亿元,累计结售汇逆差679亿元。
15、新三板:5月15日,合计挂牌6475家公司,当日减少2家,成交金额1.93亿。三板成指报929.58,跌0.24%,成交额1.01亿。
16、国内商品期货:截至5月15日下午收盘,涨多跌少,铁矿石涨超4%,焦煤涨超3%,橡胶、焦炭、热卷、红枣涨超2%,螺纹钢、棉纱、棉花涨超1%;跌幅方面,玻璃跌近4%,PTA、液化石油气、纯碱、尿素跌超2%。
17、国债:5月15日,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S2306下行0.05%,至101.110;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2309下行0.03%,至101.595;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2306下行0.03%,至101.700。10年期国债利率涨1.32BP,至2.72%;10年期国开债利率涨0.90BP,至2.88%。
18、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5月15日,原油期货主力合约2307,以497.9元/桶收盘,下跌7.9元,跌幅为1.56%。全部合约成交216525手,持仓量增加589手至70619手。主力合约成交66786手,持仓量增加2888手至33041手。
19、央行:5月15日,公开市场今日开展1250亿元1年期MLF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不变,分别为2.75%、2.0%。当日有40亿元逆回购到期,5月共有1000亿元MLF到期,到期日为5月16日。
20、Shibor:隔夜报1.5230%,上涨20.30个基点。7天报1.8740%,上涨4.50个基点。3个月报2.3110%,下跌1.40个基点。
21、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6.9525,跌0.0273%,人民币中间价报6.9654,跌0.2490%。
22、上海环交所:5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00吨,成交额0.56万元,收盘价56.00元/吨,无涨跌。
23、亚洲:日经225指数涨0.81%,报29626.34点。韩国KOSPI指数涨0.16%,报2479.35点。
24、美股:道指收涨0.14%,报33348.60点;纳指收涨0.66%,报12365.21点;标普500收涨0.30%,报4136.28点。
25、欧洲:英国富时100收涨0.30%,报7777.70点;德国DAX30收涨0.02%,报15917.24点;法国CAC40收涨0.05%,报7418.21点。
26、黄金:COMEX6月黄金期货收涨0.14%,报2022.7美元/盎司。
27、原油:WTI6月原油期货收涨1.53%,报71.11美元/桶;布伦特7月原油期货收涨1.43%,报75.23美元/桶。
28、·“债牛”还能走多久?·
29、►证券时报:4月以来截至5月11日,已有17家银行公告调降存款利率。多家机构认为,此轮调降是近期债市走牛的重要推手,有望助推债市继续走牛。传导路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存款利率下调后,银行负债成本降低,有利于其在资产端配置收益率与风险均较低的利率债等资产;二是银行存款吸引力下降后,会有相当一部分资金分流到非银金融产品,如银行理财、债基等,助推债市走牛。但业内也分析指出,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对债市是否有显著影响,关键在于存款利率是否能趋势性调降,如果存款利率趋势性下降,那么债券收益率趋势性下行;反之,如果是阶段性变化,对债市的影响也是阶段性的。
30、►华创证券:上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向下突破2.7%,债市持续走强。其中,主要是“钱多”环境下,偏弱的基本面数据落地以及降息预期的发酵。短期“钱多”环境,依然是驱动债市行情的主线逻辑。其中银行理财的配债力量显著增强,机构加杠杆率意愿偏强,基金继续大幅净买入债券。偏弱的基本面数据兑现是近期市场行情的潜在推动因素,但方向上并未出现大的变化,目前经济形势要好于疫情常态化时期情形,预计2.7%已对基本面因素充分定价。
31、►民生证券:4月PMI数据走弱是本轮债市行情加速器。4月PMI公布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加速下行,至今下行幅度已达7.3BP。与之作为参照的是,整个4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幅度仅7.4BP。4月经济数据走弱,市场当前对降息存在预期,尤其是上周五债券市场对于市场传言反应剧烈,5月LPR即将公布,如果LPR调整,有望打开10年期国债利率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32、►华福证券:去年11月到一季度央行已经完成了货币政策由疫情期间的非常态宽松向中性的调整,而在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特别是一季度信贷开门红后经济增长动能有所放缓的当下,央行不具备收紧货币政策的基础。可能有人担心在债市收益率下行较多、机构杠杆率偏高的背景下,央行可能对机构加杠杆的行为有所打压,当前这种担忧的必要性不大。当前央行一定是更关注经济增长和通胀目标,因此当前债市偏热本身并不足以令央行采取收紧流动性的行动,预计中短期内流动性仍将延续对债市友好的态势。
1、周一,上证指数报3310.74点,上涨1.17%,成交额4317.07亿。深证成指报11178.62点,上涨1.57%,成交额5065.97亿。创业板指报2299.93点,上涨2.11%,成交额2223.56亿。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3400只个股上涨。两市成交额9383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902亿。盘面上,中船系、锂矿、复合集流体、充电桩等板块涨幅居前,传媒、服装、手机游戏、数据要素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40.85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5.02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5.83亿元。
2、周一,恒生指数涨1.75%,报19971.13点。恒生科技指数涨1.33%,报3925.50点。国企指数涨1.75%,报6780.08点。天齐锂业涨超7%,赣锋锂业涨超6%,腾讯控股、中国平安、美团均涨超3%;京东集团跌超2%。南向资金净买入16.53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0.30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6.23亿港元。
3、截至5月1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194家,当日新增1家。总市值2621.36亿元,成交金额16.71亿元。
4、两市融资余额:截至5月12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982.6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9.43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229.8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0.37亿元;两市合计15212.5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59.8亿元。
5、中金公司:年初以来除了人工智能和“中特估”以外,高股息是A股隐藏的投资主线,高股息风格自去年8月以来同时跑赢各大宽基指数,且有明显的绝对收益,在历史上并不多见。高股息跑赢主要受到宏观复苏和上市公司盈利弹性受限、资金面问题以及“资产荒”环境支撑。
6、中证协:日前召开了投资者服务与保护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要适应投资者权益保护新要求,充分认识资本市场的人民性,不断完善投资者保护工作,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要促进市场投资融资协调平衡发展,持续提升中小投资者满意度。
7、第一财经:近半个月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4月27日至5月12日间的10个交易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实现十连涨。融捷股份表示,近期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主要还是因为前期跌幅较大,不会去判断是反弹或是反转。当然,从整个行业的角度看,作为周期性行业,价格波动是十分正常的。
8、财联社:针对2022年年报中引发网友争议的《夫人每天都在隐瞒怀孕》等“优质”作品,平治信息表示,这个内容业务做了好多年了,有一定规模,没必要踩红线。自己都有审核的体系,监管部门也会抽查监管。当然,吸引眼球的话题肯定不合适,是把关不严,所以在反思。
9、三一集团:梁稳根由于年龄原因不再担任董事长职务,不再负责集团日常运营调度工作。梁稳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担任集团监事会主席,并作为集团的总顾问。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实行轮值董事长制度。由集团董事唐修国、向文波担任集团轮值董事长,轮值任期为六个月,循环当值。
10、国芯科技:全资子公司广州领芯研发的第一代RAID控制芯片改进量产版CCRD3316以及其适配卡近日于公司内部测试成功,可实现同类产品的国产化替代。
11、恒瑞医药:拟以6亿元-12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为不超过70.14元/股。
12、联特科技:CPO是在AI应用等大算力应用场景下光模块的技术和产品演进的方向之一,但目前CPO相关产品开发还处于初期阶段,技术的成熟及市场的规模化应用还尚需时日。CPO相关的开发项目暂未形成收入,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1、能源局:4月,全社会用电量69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第二产业用电量48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第三产业用电量11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
2、央视新闻:近段时间,通过模型训练和后期处理,模拟真人歌手声音进行翻唱的“AI歌手”走红网络。专家提示,“AI歌手”可能涉及多项侵权问题,民法典明确参照肖像权的规定保护自然人声音,不允许以伪造方式侵害他人肖像权;原词曲作者、演唱者、录音制作者的著作权,也不容忽视。
3、上证报:近期国际二手油轮价格同比上涨近30%。对此,专家表示,油轮市场一直比较火,二手油轮船价上涨也在情理之中。由于前两年大量集装箱船、LNG船、滚装船等订单产生,全球船厂产能已经相对饱和,现在新造船下单很难,这一因素也促使近期国际二手油轮的价格上涨。
4、Canalys:一季度,三星出货量达到6030万部,排名第一;苹果公司以5800万部的出货量位居第二,市场份额达21%;小米以3050万部的出货量排名第三;OPPO和vivo分别以2660万和2090万部的出货量跻身前五,市场份额分别为10%和8%。
5、韩联社:在存储器半导体企业减产后,DRAM和NAND闪存半导体的价格仍在急剧下降。三星电子曾表示没有减产,但由于全球景气停滞,IT需求未能摆脱弱势,最终也加入了减产行列,不过目前供应减少的效果尚未全面显现。
6、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4月信息通信技术出口额同比减少35.9%,为127.7亿美元。韩国ICT出口额连续10个月下滑。半导体出口额同比减少40.5%,为64.8亿美元,这是ICT设备需求减弱、存储芯片单价下降的利空因素所致。存储芯片出口减幅大于系统芯片。
1、大众汽车:4月,全球销量为72.02万辆,同比增长39%;1-4月,全球销量为276.09万辆,同比增长14.3%。在西欧市场同比增长28.7%,在中东欧市场同比增长42.2%,在北美市场同比增长8.9%;在中国市场,4月销量为25.57万辆,同比增长79%。
2、阿迪达斯:位于印度尼西亚的代工厂班那鲁工业公司传出将裁员千名员工,证实此消息,并表示因订单减少,为了收支平衡,解雇超过10%的员工,共1400人。针对此事,印度尼西亚劳动部长表示,将约谈班那鲁工业公司,以保障遭裁员员工的权利。
3、理想汽车CEO:被很多同行投诉举报,所以上周开始暂时不能发布真实的上险量数据了。理想汽车上周的上险量不是造假数据发布的不到6K,而是7K。5月第一周理想汽车上险量达4565辆,排名第一;零跑汽车次之,上险量2152辆。
4、中新经纬:有消息称福特中国开始裁员,人数超过1300人,按照N+3来赔偿。针对该消息,福特中国方面表示,对于福特汽车来说,中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市场,福特汽车坚定不移地推进在华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始终不变。关于裁员人数和补偿的细则,福特中国方面并未给予确认。
5、香港迪士尼:连续8年录得亏损。截至2022年9月底的财政年度,全年净亏损21亿港元,按年收窄12%,连续两年亏损收窄;EBITDA亏损8.6亿港元,按年收窄11%;期内收入22亿港元,按年多31%。期内宾客总入场人次,按年增长22%至3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