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章节
重点关注宏观经济股市要闻行业动态个股动态大家都在看:
线索详情
1、►环球网:巴西已与中国达成协议,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是以本币进行贸易。这项协议让作为美国经济霸权顶级对手的中国,和拉丁美洲最大经济体的巴西可以直接进行大规模的贸易和金融交易,用人民币兑换雷亚尔。预计这将降低成本,同时促进更大的双边贸易,并为投资提供便利。
2、►中注协:书面约谈立信中联会计师事务所,提示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较大调整,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波动较大,多家上市公司出现不同程度的债务违约,审计风险较高。应重点关注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存货减值、融资方式和借款费用以及持续经营能力。
3、►腾讯副总裁汤道生:腾讯正在研发类ChatGPT聊天机器人。集成到QQ、微信,和通过腾讯云向B端用户服务的都会有。关于如何看待全真互联网、元宇宙似乎正逐渐褪去,表示XR只是元宇宙的一个形态,这里面还有很多不同的应用,不是带着头盔挡住眼睛才叫元宇宙。
1、财政部:1-2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122395.2亿元,同比增长5.0%;利润总额6505.6亿元,同比增长9.9%;应交税费10923.9亿元,同比增长3.2%。2月末,资产负债率64.6%,上升0.3个百分点。
2、澎湃新闻:近日,有网友反映现在乘坐上海地铁,即使不佩戴口罩也可以进入地铁站。上海地铁表示,新冠病毒实施“乙类乙管”后,乘坐上海地铁就不强制要求乘客佩戴口罩了。为了乘客的健康,目前建议乘客佩戴口罩,但不作强制性要求。
3、财经下午茶:韩国观光公社数据显示,2月韩国接待外国游客量同比大增379.3%,为47.9万人次。携程数据显示,截至3月30日,内地赴韩国航班每周超60班次,平台上内地旅客的赴韩订单量同比增长760%,3月以来,预订“五一”假期前往韩国的内地旅客订单环比增长超7倍,其中机票预订增长超9倍。
4、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全球经济依然面临不确定性。2023年,预计全球经济仍将面临困难,增长可能会低于3%,政策选择愈发艰难。亚洲依然是增长动力源,中国和印度将会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一半,但依旧存在不确定性。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合作、团结犹如灯塔,指引着全球经济破浪前行、克服挑战。
5、欧盟:就2030年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的雄伟目标达成一项政治协议,这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放弃俄罗斯化石燃料计划的关键一步。到2030年欧盟将可再生能源占最终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32%提高到42.5%。
6、地产动态
7、融创中国: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行业环境持续发生变化,公司也出现流动性困难,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原本是按“三条红线”要求来控制公司发展节奏、降低杠杆的,但不够坚决,在投资上过于乐观和激进。现在正致力走出困境。
8、碧桂园: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303.7亿元,毛利328.8亿元。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3574.7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面积为4450万平方米,全年总体去化率约65%;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款约3324.8亿元,回款率约93%,连续7年超过90%。
9、安徽省合肥市:2023年首批集中供地共出让13宗地块,出让面积830.68亩。最终,13宗地块全部成交,总成交金额88.49亿元,滨湖、蜀山、瑶海等5宗地块进入竞品质环节。
10、中国交通报:飞猪已收到东航、上海航空等国内航司通知,将于4月5日零时起,调整国内航班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成人旅客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每位旅客收取3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位旅客收取60元,相较于调整前分别降低了10元和20元。这也是今年第二次燃油费下调。
11、三六零董事长周鸿祎:GPT-5的研发不影响中国发展自己的大语言模型,现在担心风险为时尚早。不管愿不愿意,GPT都将引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意义超越互联网和iPhone的发明。它将带来生产力的大幅提升,进而提升国家竞争力。中国一定要迎头赶上。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
12、外管局:2022年末,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15186亿美元,对外负债13522亿美元,对外净资产1665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净负债3236亿美元,外币净资产4900亿美元。
13、财经网:韩国“K-芯片法案”获得通过。中小企业的投资抵免率由16%提高到25%,中型骨干企业和大企业由8%提高到15%。对于多出近三年平均投资额的部分,将给予10%的额外抵免。这样一来,大企业与中型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将分别享受25%和35%的投资抵免率。
14、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下跌0.3%,至1403点。
15、新三板:3月30日,合计挂牌6573家公司,当日减少1家,成交金额2.56亿。三板成指报950.28,跌0.1%,成交额1.31亿。
16、国内商品期货:截至3月30日下午收盘,涨跌参半。SS、沪镍等跌超2%,红枣、乙二醇等跌逾1%,生猪、菜粕等小幅下跌;棉纱、PTA涨超2%,沪银、棕榈油等涨逾1%,沥青、螺纹钢等小幅上涨。
17、国债:3月30日,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S2306稳定在100.860;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2306下行0.02%至100.985;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2306下行0.06%至100.370。10年期国债利率涨0.71BP,至2.86%;10年期国开债利率涨1.24BP,为3.03%。
18、央行:周四,进行239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与此前持平。因有64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1750亿元。
19、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3月30日,原油期货主力合约2305,以523.3元/桶收盘,下跌0.2元,跌幅为0.04%。全部合约成交192094手,持仓量减少1749手至62427手。主力合约成交154678手,持仓量减少2103手至33156手。
20、Shibor:隔夜报0.8360%,下跌6.50个基点。7天报2.1440%,下跌1.30个基点。3个月报2.4540%,下跌0.20个基点。
21、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6.8781,涨0.1481%,人民币中间价报6.8886,跌0.1672%。NDF:3个月报6.8250,1年报6.7250。
22、上海环交所:3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8830吨,成交额500654.00元,收盘价56.70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1.25%。
23、亚洲:日经225指数跌0.36%,报27782.93点。韩国KOSPI指数涨0.38%,报2453.16点。
24、美股:道指收涨0.43%,报32859.03点;纳指收涨0.73%,报12013.47点;标普500收涨0.57%,报4050.83点。
25、欧洲:英国富时100收涨0.74%,报7620.43点;德国DAX30收涨1.26%,报15522.40点;法国CAC40收涨1.06%,报7263.37点。
26、黄金:COMEX6月黄金期货收涨0.66%,报1997.70美元/盎司。
27、原油:WTI原油期货收涨1.92%,报74.3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涨1.26%,报79.27美元/桶。
28、·投石问路,阿里开启大变革·
29、►招银国际:组织变革主要包括,1)设立六大业务集团,其对应负责人分别为,阿里云智能集团CEO张勇、淘宝天猫商业集团CEO戴珊、本地生活集团CEO俞永福、菜鸟集团CEO万霖、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蒋凡、大文娱集团CEO樊路远;2)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将分别成立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阿里巴巴集团则将全面实行控股公司管理;3)阿里巴巴集团的中后台职能部门将全面做轻、做薄,积累的中后台能力将有序进入到相关业务集团和公司,为前台业务发挥价值,多个业务集团和公司所必需的共享中后台服务,将通过专业服务公司的模式提供。
30、►东吴证券:全新组织结构赋能六大业务集团,阿里组织效率和竞争力有望大幅提升,从初创时期执行“履带战略”,以旧业务需求和盈利孵化新业务;到发展壮大时期执行“板块化治理改革”,主动拥抱公司当下多引擎驱动和多赛道发展的特点,阿里不断推动生产关系变革以适应不同阶段的生产力现状。在此次改革方案下,通过设立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阿里将大幅改善过往繁杂的事业群、事业部、事业线等组织架构,有望实现组织层级的简化和决策链路的缩短,从而提高组织效率和加强决策响应速度。
31、►信达证券:子公司有望独立融资和上市,将有利于增强业务部门激励,并提升母公司估值。张勇表示“未来,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都将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这可能是想效仿京东集团的做法,通过将子业务的独立打包上市来增加对业务部门的激励力度和资金支持。同时,今后作为集团控股型公司,若子业务在资本市场有良好表现和较高估值,也能提升母公司的估值水平。目前子业务中相对成熟、有更大可能性推进IPO的业务有,阿里云、菜鸟集团、阿里本地生活集团、盒马鲜生等。
32、►国联证券: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大模型的公司,阿里在2021年就发布了10万亿参数规模的多模态大模型M6。此外,阿里还拥有国内办公场景的龙头钉钉,以及技术领先、全球份额第三、亚太第一的云业务,阿里在AI大模型时代有望占据一席之地。过去2年,拼多多和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直播电商持续侵蚀着阿里电商市场份额。随着拼多多、直播电商逼近天花板,结合阿里在电商供应链侧的优势,阿里电商面临的竞争环境有望改善。叠加电商的竞争主战场从高线城市转到下沉市场,京东推出百亿补贴主打性价比,抖音也相比GMV更重视订单量,阿里所在的以“多”为核心优势的品牌市场竞争格局趋稳。
1、周四,上证指数报3261.25点,上涨0.65%,成交额4016.34亿。深证成指报11651.83点,上涨0.62%,成交额5430.47亿。创业板指报2383.04点,上涨0.50%,成交额2290.91亿。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2900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额9446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365亿。板块方面,酒店旅游、厨卫家电、猪肉、煤炭等板块涨幅居前,国资云、ChatGPT、东数西算、数据要素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48.07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23.91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4.16亿元。
2、周四,恒生指数涨0.58%,报20309.13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56%,报4270.32点。国企指数涨0.64%,报6922.66点。大型科技股中,阿里巴巴-SW涨2.49%,腾讯控股涨0.05%,京东集团-SW涨2.58%,小米集团-W涨0.33%,网易-S跌2.23%,美团-W涨1.43%,快手-W涨5.6%,哔哩哔哩-W跌0.52%。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20.86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1.08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9.78亿港元。
3、截至3月30日,北交所上市公司184家,当日新增1家。总市值2450.75亿元,成交金额5.81亿元。
4、两市融资余额:截至3月29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968.8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63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187.8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8.48亿元;两市合计15156.7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2.11亿元。
5、经济参考报: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以有限合伙人身份参设基金较为活跃。业内表示,上市公司是股权投资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丰富公司产业投资生态圈的同时,也能进一步释放产业资本的活力。不过,上市公司扎堆投资热门赛道可能会带来资金沉淀、偏离主业和预期偏差等风险。
6、万华化学:4月开始,中国地区聚合MDI挂牌价19800元/吨,同3月相比没有变动;纯MDI挂牌价22000元/吨,比3月价格下调2500元/吨。
7、新希望:2022年预计净亏损13.5亿元-15.5亿元,此前预计净亏损4.1亿元-6.1亿元。一季度生猪市场行情及北方地区疫病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拟就对2022年12月31日的生物资产超出原有预期外部分的减值进行计提,共计约12.35亿元。
8、中国银行: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6191.39亿元,增长2.22%;股东应享税后利润2274.39亿元,增长5.02%;年末集团资产、负债总额分别达到28.91万亿元、26.35万亿元,增长8.20%、8.10%;不良贷款率1.32%,下降0.01个百分点。
9、农业银行:2022年营收7254.99亿元,同比增长0.52%;归母净利润2591.4亿元,同比增长7.4%。年末贷款余额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存款余额25.1万亿元,同比增长14.7%。不良贷款率1.37%,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
10、工商银行:2022年营业收入8414.41亿元,同比下降2.3%;归母净利润3604.83亿元,同比增长3.5%;不良贷款率降至1.38%,连续8个季度保持下降态势。
11、哔哩哔哩:2022年净营业额总额为219亿元,同比增13.0%;净亏损为74.97亿元,同比扩大10.4%;日均活跃用户达8650万,同比增加29.6%;月均活跃用户达3.145亿,同比增加25.9%;平均每月付费用户达2780万,同比增24.11%。
12、贵州茅台:2022年营业收入1240.99亿元,同比增长16.87%;净利润627.16亿元,同比增长19.55%。
13、天齐锂业:2022年营业收入404.48亿元,同比增长427.82%;净利润241.24亿元,同比增长1060.47%。
14、凯莱英: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02.55亿元,同比增长121.08%;净利润33.02亿元,同比增长208.77%。
15、中国中免: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44.33亿元,同比下降19.57%;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下降47.89%。
16、恒源煤电: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83.86亿元,同比增长24.25%;净利润25.13亿元,同比增长81.15%。
17、吉比特: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1.7亿元,同比增长11.88%;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减少0.52%。截至目前,已成功运营《问道手游》《一念逍遥》《奥比岛:梦想国度》《鬼谷八荒(PC版)》等多款游戏。
18、海底捞:2022年营收347.4亿元,同比减少15.5%;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3.73亿元,去年同期亏损41.6亿元。顾客人均消费从2021年的102.3元增加至2022年的104.9元。外卖业务的收入从2021年的6.3亿元增加103.3%至2022年的12.8亿元。
19、新五丰:预计2022年净利润亏损6000万元至8000万元,此前预计净利润800万元到1200万元。根据1-3月生猪实际价格情况,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约6400万元。
20、京东集团:拟议分拆京东工业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独立上市。
1、医保局等四部门:调整新冠患者医保报销政策,将住院费用全额保障、门诊专项保障等特殊保障政策转为常规医疗保障政策,参保患者符合规定的新冠医疗费用与其他乙类传染病实施相同的医保报销政策。
2、发改委:为切实做好煤炭生产成本调查有关工作,于3月24日赴河南省郑州市开展调研,了解郑州能源集团、郑煤集团、平煤集团2021年配合调查工作有关情况,听取河南省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对煤炭生产成本调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比亚迪: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供不应求,但来到2023年产能不足、缺料等情况都大幅改善,会进入淘汰赛。1-2月市场总盘子同比减少,但新能源同比增加,而公司贡献其中主要增量,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汽车企业一定要速度为先。
4、SNEResearch:1-2月,韩系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同比略减0.2%,为23.7%。LG新能源装车量同比增加51.9%,为10吉瓦时,以13.3%的市占率在全球排名第3;SKON同比增加3.8%,为4.1吉瓦时,以5.5%的市占率排名第5;三星SDI同比增加57.2%,为3.7吉瓦时,以4.9%的市占率位居第6。
5、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延长“国六A”车型销售期的相关政策或将公布。国六B切换,国六A车型销售期延长,很快就会有相关文件出来,有企业建议对生产端的切换严格按政策文件执行,对于进入流通端的于6月30日前生产下线的车辆,建议国家给予6-12个月的销售过渡期。
6、IDC:AI市场支出规模将在2023年增至147.5亿美元,约占全球总规模十分之一。预计2026年中国AI市场将实现264.4亿美元市场规模,2021-2026的CAGR将超20%。
7、TrendForce:预估第二季NANDFlash均价将持续下跌,但跌幅估收敛至5-10%,后续恢复供需平衡关键在原厂是否有更大规模减产。若目前需求端未再下修,NANDFlash均价有机会在第四季止跌反弹。
1、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针对当前出现的汽车行业价格,2023年形势变化剧烈,特别是第一季度的降价潮带来了各方面影响。搞企业经营不主动打消耗性的、有可能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价格战,但遇到了也不怕、也要打。广汽随时做好打价格战的准备,在预算上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2、微软:目前必应的日活用户超过1亿人,首要目标和衡量必应/Edge成功与否的部分标准,正是这些产品向媒体发送了多少流量。其次,希望能通过聊天和问答等新功能,帮助媒体们获得更高的收入。
3、美国艺电:将裁员约6%,并减少办公空间面积,以便将支出集中在视频游戏行业的最佳增长机会上。去年年中,该公司称其拥有近1.3万名员工,意味着大约780个工作岗位被裁掉。计划将部分受影响的员工重新部署到其他地区。
数据来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