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事务所
大家都在看:
不论是桃李面包所处的短保面包行业,还是绝味食品所处的鸭脖行业,或者是巴比食品所处的早餐业,甚至是金龙鱼准备扩张中央厨房的餐饮业,背后都越来越多的兴起“中央厨房/工厂+“模式,这里面有品牌方自建的中央工厂/厨房,也有第三方的中央工厂/厨房。
这背后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一条,我们的社会正越来越向标准化、规模化靠拢,很多以前难以被标准化的东西随着技术进步,也正在一点点地变得可标准化。
也许,再过100年,我们能吃到的平价食品,就全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了。
这样的背景下,预制菜龙头味知香、冷冻烘焙龙头立高食品于2021年先后登陆资本市场。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冷冻烘焙原料龙头——立高食品。
01
价值事务所
立高做的是一门怎样的生意?
不知道有多少同学自己在家做过蛋挞?
现在做蛋挞已经很简单了,随便在超市或者网上买点蛋挞皮,把蛋黄、牛奶、奶油放一起拌匀后倒进蛋挞皮里,最后扔烤箱里叮几分钟,就完事了。
全程花不了几分钟,一做可以做一大盘。
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最难做的蛋挞皮你给外包了,像立高食品,干的就是对于咱们来讲最难做的那个环节的活,想自己DIY食物的消费者,只需要做点简单的操作,就能把这些半成品变成“新鲜”的面包或者蛋糕。
一开始,立高是做烘焙原材料的,后来慢慢地向产业链下游扩展,或自己做或兼并收购,目前已经成为烘焙原材料+冷冻烘焙食品两条腿走路的主营业务格局。
发展至今,公司的产品规格已经扩展到了700种左右,能够充分满足下游不同类型客户,不过,看公司的整个业务模式就很明白,公司的业务主要是to B的。这个B,有像好利来、幸福西饼这样的面包坊,也有如海底捞、豪客来一般的餐饮企业(海底捞里面也有甜品),更有像永辉、盒马、山姆这样的商超。
和所有行业一样,越往下游市场肯定越大,因此,公司的冷冻烘焙食品业务逐年走高,目前已经成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2021年全年预计占到公司整个营收的60%。
02
价值事务所
立高这门生意能做大做强么?
很多人看到立高这门生意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个低门槛的行业,不需要什么高精尖的技术储备,乍一看上去确实如此,不止是立高这样的冷冻烘焙,包括之前所长讲桃李面包、巴比食品,很多人的反驳理由都是,谁都能做,没啥技术含量。
其实,这个世界上,有门槛的生意挺少的,而且即便有门槛也不能保证竞争就不激烈,不然创新药也不会这么卷了。
任何一门生意,如果做大做出规模了,他就必然有比其他同行做得好的地方,而这些比同行/外行做得好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护城河,外人即便想学,有可能教你也学不会,也有可能需要花很长的时候才能学会。
立高这门生意的核心在于“冷冻”二字,冷冻食品的储存温度不能高于零下 18°,因此,绝大多数中小型烘焙店/商超都需要有专门的供应商提供产品,立高算是业内较早打造自有冷链物流车队的公司,由于冷链物流成本较高,因此,立高和桃李、绝味等公司一样,采取的中央工厂+运输模式。
目前公司已在华南的佛山三水、广州增城和南沙、华东的浙江长兴等地先后建立了四个生产基地,2020年产能 12.79 万吨。对于广东省内区域, 公司通过自有车辆配送,配送半径覆盖约 300 公里,时间不超过 48 个小时;广东省外则主要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配送。
其实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懂了,这个行业的核心之一就是供应链,而且也极为讲究规模效应。
随着公司全国化工厂布局的完成,其自有冷链物流也将越来越完善。
看立高的整个产能利用情况,也是非常紧张,其中酱料产能利用率稍低是因为刚有大批产能投放,从产能情况就可以看出,公司的生意有多火。
其去年上市募集资金的用途也几乎全是用来扩建产能,合计增加产能 18.21 万吨,随着公司全国产能基地的陆续建设与投放,进一步形成规模效应后,其护城河便会进一步稳固。
目前冷冻行业虽发展较快,可整体还处于早期阶段,不过立高已经有了绝对龙头的地位(根据其2021年业绩预告,去年全年营收28亿左右,其中冷冻食品约占18亿),而处于他后面的竞争对手:新迪嘉禾、山东高贝、江西鑫万来、南侨食品,他们的冷冻业务营收规模也就在1-4 亿之间,差距不是一点半点,等公司上市后利用募资继续扩产、完善供应链体系,与他们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讲到这里,所长也要插一嘴,山姆会员店的网红食品麻薯,背后的供应商其实就是立高,要知道,像山姆、Costco这样的商超对自己的供应商是极其挑剔的,经常有供应商接受不了他们的要求而被迫退出。
03
价值事务所
最后
根据德邦证券的测算,整个冷冻烘焙市场的容量在中性情况下,2025年预期将达216亿,2021年,立高的冷冻烘焙业务约18亿,未来,大概率将受益于市场扩容以及市占率提升的双重红利。
毕竟,据前文推测,立高龙头地位已经很难被颠覆了,这种行业看似卖的东西技术含量不高,但最终的比拼将会落在供应链上。
来源:价值事务所
展开阅读全文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或基于大数据智能生产,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此做出的投资决策需自担风险,与通联数据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