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利好!稳定币大消息!聚焦高壁垒真受益名单!(附名单)

专栏头像

大V说

2025-06-22

放松眼睛听

神秘嘉宾入驻萝卜,你喜欢她的声音吗?

稳定币又迎来利好催化!

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举办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跨境支付通)启动仪式,“跨境支付通”通过系统直连实现资金实时清算,是我国跨境支付领域的重要创新。

跨境支付通将于6月22日起正式上线运行

在利好不断催化之下,稳定币第一股Circle(美股)周五继续创出新高,大涨20%后股价来到240美元(IPO价格为31美元),自6月5日上市以来涨超6.7倍。市值冲上5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38亿元。

稳定币,本质是用区块链技术发行的“电子现金”,背后有真实资产(如银行存款、国债)支撑。

稳定币的爆发,源自两大里程碑事件:一是香港首发《稳定币条例》:京东、渣打等5家机构进入沙盒测试,众安银行成首家储备服务商;二是美国通过GENIUS法案:强制要求稳定币100%由美元资产支撑(美债+现金),给市场吃下定心丸。

这意味着稳定币建立起全面监管框架,合规化扫清了行业发展障碍。

全球多家巨头正跑步进场:京东稳定币目前已经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蚂蚁正式官宣将在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沃尔玛、亚马逊等跨国巨头已开始探索在美国发行稳定币。

6月以来的这一系列密集事件,标志着稳定币正式成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竞争的核心赛道,尤其是跨境电商、跨国贸易商,正在成为全球稳定币最积极的推动者。

跨境支付结算中,相比于传统法币、或者其他加密货币,稳定币的优势很明显。

第一,高效即时:基于区块链的稳定币支付可实现7x24 小时全天候即时结算,交易确认时间通常仅需几分钟,而传统跨境汇款往往需要1-5个工作日。

第二,成本节约:稳定币的点对点转账模式省去了中间银行环节,使交易手续费大幅降低,单笔跨境转账成本可控制在几美元,远低于传统SWIFT 汇款 20-50 美元的平均费用。

第三,规避风险:稳定币通过与美元锚定,有效规避了汇率波动风险,使得跨境交易双方无需承担额外的汇兑损失!

2020年以来稳定币市场明显放量,当前市值近2450亿美元。花旗乐观估计2030年达3.7万亿美元。

不过随着稳定币概念逐渐发酵,企业巨头实质参与推动,要甄别哪些是真受益?哪些是伪概念?稳定币的壁垒在哪?

聚焦三大维度:牌照壁垒、技术卡位、场景渗透!选股核心逻辑:合规性>技术深度>场景绑定!

1. 牌照壁垒——政策准入决定生存权

香港牌照含金量最高:首批牌照仅5家(京东、渣打等),需2500万港元资本金+100%储备资产+月度审计。

马太效应显著:OSL集团持有香港5类虚拟资产牌照(全市场最多),市占率超60%。

规避无牌企业:未获HKMA许可的稳定币发行/交易平台面临清退风险(如BUSD案例)。

相关公司:海联金汇(同时持有跨境人民币支付许可+香港MSO牌照)、新国都(旗下跨境支付品牌 Paykka 拥有香港MSO牌照)

2. 技术卡位——底层能力决定竞争力

区块链技术:四方精创拥有40+银行区块链系统案例,FINNOSafe平台支持稳定币合规发行。

安全审计能力:宇信科技为渣打银行提供跨境支付系统,反黑客攻击响应速度<2小时。

硬件适配能力:新大陆POS终端已支持稳定币支付,市占率35%(香港市场第一)。

相关公司:四方精创(香港金管局数字货币桥(mBridge)核心服务商)、恒宝股份(国内唯一将量子加密技术融入稳定币安全)、雄帝科技(已完成数字人民币双离线支付技术的研发)、新大陆(京东收单设备核心供应商,智能POS终端香港市占率35%)、宇信科技(为渣打银行提供跨境支付系统)

3. 场景渗透——应用落地决定盈利性

跨境支付:连连数字接入100+跨境电商平台,费率0.3%(行业平均2%)。

RWA资产代币化:朗新集团完成充电桩RWA融资1亿元,年化收益8.5%。

供应链金融:联易融科技服务资产规模4112亿元,稳定币结算占比提升至15%。

相关公司:朗新集团(国内首单新能源RWA项目(充电桩收益权代币化))、拉卡拉(全国500万台POS终端支持稳定币扫码,跨境支付接入CIPS系统)、协鑫能科(首单光伏RWA项目(82MW电站代币化))

来源:大阳金融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