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主题产业链
2025-03-31
3月28日晚宣告的年报真是“雷”声不断,看着这些报告,心情一下子就低落下去。
披露的146家2024年年报,其中64家业绩下滑,一些公司的亏损大得惊人。
最夸张的一个,跨境通,亏损竟然高达4800%!
可知,去年跨境通一度从1.5元涨到7.5元,涨了400%的大牛股。
细一看,跨境通2024年营业收入57.19亿元,同比下降13.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79亿元,同比下降4842.16%。
常理来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比例变动不会相差很多。
在年报的一角,找到了答案——商誉减值。跨境通包含商誉减值在内的资产减值达到4.68亿元!
商誉是什么?
举个例子:假设您家楼下小超市(A公司)库存商品、设备等等实物资产价值100万元,但因为位置好、有客流量、有品牌信誉,您花了150万元买下它,这多出的50万元,是它的品牌口碑、黄金地段、忠实顾客群等等这些“看不见但能赚钱的优势”买单——这就是商誉。
但过了几年,旁边新开了大型超市,您原来的小超市根本赚不到预期利润,这时候这多出的50万元就“不值钱”了,必须在账面上把这50万砍掉——这就是商誉减值。
商誉减值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司净利润瞬间爆雷!
天际股份: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约10.5亿元,公告后股价触及跌停,较2021年高点累计跌幅超80%。
纳思达:2023年计提商誉减值81.59亿元,主因2016年“蛇吞象”收购美国利盟国际后,标的公司2023年巨亏89亿元。2023年至今股价累计下跌47.31%,接近腰斩。
三维通信:2022年因并购标的业绩未达预期,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公告后两个交易日股价下跌约20%。
更有因为商誉减值,对财务造假的:世纪华通,在2018年至2022年年报中存在商誉减值测试不当、虚构软件著作权交易收入等多项违规行为。公司被立案调查,变为“ST华通”。
说到这里,可能有个疑问:为什么平常不提商誉减值,到了年报季才重视?
主要是财务周期与监管规则的结果:《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商誉需至少每年年终进行减值测试。一般来说,企业就会在每年年报的时候衡量之前多花钱的商誉还值不值钱,而季度报告中不会考虑商誉减值的问题。
所以商誉减值这个定时炸弹,主要是在年报季,尤其是4月份集中爆雷!
那么,怎么规避踩雷商誉呢?
简单有效的方法: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过大的公司,在接下来的4月份里警惕小心,在自选股股池的先删掉。
例如前面的跨境通,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达106.8%!而跨境通这一比例仅排名15。
以下梳理的这份,商誉占净资产比例名单中,取占比超过30%的,这些公司可以说是自带爆雷因子。在接下来4月年报季,可得小心了!
-----------------------
金卡全面升级
百万数据、80+专栏、6大工具、海量研报、datayesirAl智能,深度产业链透视;超级5合1、覆盖投资全链路;高效捕捉投资机遇👇
来源:大阳金融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