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东:A股市场回暖,有人却在价值批判中躲避牛市!

专栏头像

市场风向标

放松眼睛听

立场不一样,则沟通难度大。

现在市场上现在一半专家说:今年保5%的经济增速应该问题不大。

另一半专家说:数据并不高保真,估计有水分。

特别是实体经济赚钱越来越不容易,年轻人就业越来越难,让大家的体验感并不好,这时候只要敢质疑,就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情绪共鸣。

但我做统计分析,还不可能拥有统计局的样本全,也不具备统计局那么专业,既然提不出质疑的专业性论据,那就不去凑热闹。

所以今天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资产如何配置才能让你不落后那5%的数字?

虽然现在大家的体验感不太好,但是9月24号之后股票市场比较亢奋,一直到10月8号,股市的快速上涨呈现20多年未见的速度,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有没有逻辑支撑?

经济没有改善,为什么股市会涨?

大家普遍的思维是,没有经济增长做支撑,股市上涨就不能持续。

那么今天我就从另外一个视角来和大家盘一盘A股市场回暖,是具有持续性,还是昙花一现?

咱们先搞清楚3个判断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第一,靠直升机撒钱的债务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是还能承担经济救世主的角色?

第二,房价低迷的时期,内需靠什么能破局?

第三,企业和居民资产负债表收缩,地方政府是怎么救死扶伤的,后遗症在哪?

最后,我们来谈谈真正稳住经济的有效解决办法是什么?

第一,靠直升机撒钱的债务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是不是还能承担经济救世主的角色?

债务货币增长模式已经走向终结。

从2000年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心,主要围绕住和行,也就是围绕着房地产和汽车的重化工业展开的。

这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是,技术西方比较成熟,只需要引进就可以了。

所以此时发展有两个必要因素:第一,银行敢“放贷”;第二,企业敢“借钱”。

只要技术相对确定,为了追求效率,地方政府几乎全力支持,这就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简单来讲的模式就是:经济发展+融资盘。很多投资者会疑问,M2增长那么快,货币都发到哪去了?进到老百姓的口袋里了吗?

其实,都到负债中去了,也就是创造了大量的负债货币。

这就是过去几十年,银行借贷的间接融资和地方政府创造实体负债的模式。

负债发展的模式,有没有好处?有,效率高。后遗症有没有?有.

一旦企业的债务保持高速增长,弊端就是企业很难有安全感,老是担心银行抽贷。

这个时候作为企业家来说,比起做大做强业务,更要全心琢磨的是有什么避免银行抽贷?

《狂飙》里,一个充满理想和责任感的小微企业老板石磊,被最信任的银行信贷经理故意抽贷。

在资金链瞬间断裂的绝望时刻,信贷经理把石磊引入了高利贷的深渊,让他陷入了“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最终石磊不仅失去了自己的企业,还被迫变卖家产来还债。

那么现实中的大企业如何避免银行抽贷?

最佳路径就是,通过加大负债,把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并且成为头部。

做成头部了就大而不倒,即便最后倒了,所有的负债也都是银行的,一根绳上的蚂蚱,也就是拖累着银行,成就自己。

所以过去中国的企业所想的事情就是不断扩大规模。

这样不断扩大规模的后遗症就来了。

企业不断扩产,迟早会把产业干到产能过剩。所以我们看到,近些年来,与重化工业相关的产业,都被中国的企业一窝蜂的干到了产能过剩。

大量的制造业都被产能过剩拥挤着,产品要想涨价就非常难。

第二,房价低迷的时期,内需靠什么能破局?

房地产的快速发展,过去二十年房价不断上涨,倒逼居民不断负债买房,生怕买迟了吃亏。

这又衍生出一个后果就是,一旦房地产下跌,大家都是负债人。

过度负债制约了居民的消费行为,试想,老百姓内心谁都不愿赖债,背负着债务负担,谁还敢消费?

天天琢磨着怎么节省创收还债,兜里没钱,要想拉动内需,怎么拉?

第三,企业和居民资产负债表收缩,地方政府是怎么救死扶伤的,后遗症在哪?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企业和居民资产负债表收缩,扩张和消费都开始变得谨慎,这个时候,地方政府挺身而出,承担起稳增长的任务。

怎么稳的?

成立地方平台公司,以政府信用作背书,大力举债发展地方政府认为有潜力的产业和房地产业。

结果是地方政府杠杆率不断上行,表内/表外负债的规模快速膨胀。

地方政府的举债,投的地方也是房地产和其他的一些产业,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所投领域的产能过剩。

在这一模式下,银行资产快速膨胀,负债嘛,都要靠银行放贷,1990年的时候,中国的银行业总资产是3.5万亿,2000年是18.8万亿,到了2023年,中国的银行业总资产是417万亿。

最终,负债货币快速扩张,M2在不断创造历史,换来的结果就是产能过剩,内循环起不来。

若没有破解之道,最终经济体面临的将是持续的通缩。

也就是有些经济学家所说的资产负债表的持续衰退。

所以在过去,在坐的各位险资大佬,做资产配置就是加大布局债券资产,以至于前几天十年期国债收益都被你们干到2%以下了。

那我们最急迫要解决的问题就来了,怎么破解?

就是改变货币的扩张模式,由债务货币扩张改为权益货币扩张。

通俗一点,就是由过去的借贷给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改为:

给企业降税,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发钱给居民,提升居民的购买力;

发展权益市场,提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我们一起来看看日本的前车之鉴。

日本在重化工业时代,也是走的通过债务扩张扩张的方式发展,所以1990年泡沫破灭之后,日本步入了持续的通缩状态。

为了打破通缩的局面,理解日本政府是煞费苦心,最终走出来是安倍的三支箭。

采用了什么办法?就是央行下场买权益资产。这是一个转变,是一个由债务货币向权益货币的转变。

假如发行的货币都是以债务的方式沉淀,最后的结果当然就是产能过剩和通缩。

但是假如发行的货币放在权益资产,老百姓就有钱了。资产价格上涨,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会提升,发行的货币才会引导物价往上走。

自从2012年日本央行下场加大购买权益资产之后,日本股市一扫之前的阴霾之气,不断创出新高。

今年以来,大家讨论的是,日本央行什么时候加息,担心的是通胀的抬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同样的场景,中国会重演吗?

我们来一起看看,9月24号国内刺激政策的变化。

刺激政策的核心有三个:

第一,保工资,就是保地方政府公务员的工资;

第二,保民生;

第三,保资产,这个资产包括地方政府的债务资产、房地产和股市,都属于要保的资产范畴。

实现的途径就是:

通过化债的方式保证地方政府工资的发放;

通过发放特别国债的方式确保民生的支出;

通过货币宽松和政策突破的方式,确保人民币的权益资产。

这是不是发出了政策信号?

是不是开启从债务货币扩张的模式向权益货币扩张的模式转变?假若你认为是,那是不是意味着权益市场的春天来了?

接着我们来聊另外一部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权益市场,不管是跟美欧相比,甚至与印度相比,目前的估值是都全球的洼地。

2023年有趣的是,中国的GDP规模是印度的5倍,但是MSCI新兴市场的权重,印度跟中国却持平。

大家会疑问,钱为什么都流向印度?

其实资产市场就是这样,持续没有赚钱效应,投资者就会选择离开,没有谁愿意留在老被伤害的市场,“十八层地狱下面没准还有十九层”。

相反,如果市场上涨,投资者拥有持续的赚钱效应,大家普遍都觉得涨势会延续。

大A全市场,不管是市净率还是市盈率,横向的与周边国家和欧美国家作比较,纵向的与历史相比较,中国资产目前均处在价值洼地。

回到之前的问题,很多研究者认为,经济没有出现新周期,权益市场涨上来了也缺乏基本面的支持。

我们回顾一下大A市场这近三十年的走势,除了05年到07年那一轮牛市,与经济的基本面密切相关,其他大部分时间,哪一次是因为经济好,股市才好转?

我们习惯于“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其实,我们更需要动态地去看经济现象、经济环境、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的发展。

资产市场的快速膨胀,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体量,已经发展成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抓手,是一个从债务货币扩张转化为权益货币扩张的抓手。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