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主题产业链
近日,斯坦福华人团队发布家用机器人Mobile Aloha,周末继续更新一系列相关视频,热度持续发酵。
它能够拿起吸尘器扫地,也能帮你叠衣物,还能给你煎牛排,打鸡蛋!最重要的是,它结合了AI神经网络系统,你可以像《铁甲钢拳》的电影里一样教它去做事情,它可以不停的学习进化!
现在软硬件都已开源,整体制造成本只需要3w美元!对比其他公司的机器人系统,是十分物美价廉!
ALOHA 机器人由四个具有六个自由度的桌面机械臂与一台 AGV 组成,其中,两个机械臂用于遥操作示教,另外两个机械臂用 于执行。ALOHA 可以在远程操控下进行洗衣、浇花、煮咖啡 等复杂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它可以通过神经网络学习双手操 作的日常行为,满足 50 此演示之后即可以自主进行了包括煮虾、坐电梯、擦桌子、与人击掌、洗盘子、整理桌椅、使用 柜子存放物品等任务。已经有很多视频演示,而且项目已经开源,任何人都可以采购零部件DIY组装。
ALOHA 机器人主要构成:
1、机械臂(总价值约17984美元)供应商:Trossen Robotics的ViperX 300 6DOF机械臂(单个价值6130美元,使用两个)WidowX 250 6DOF机械臂(单个价值3550美元,使用两个)
2、Tracer AGV移动机器人(价值7000美元)
3、笔记本电脑及摄像头等
可以看出,ALOHA机器人成本最高的是机械臂和AGV底盘机器人。
其实,这款机器人最吸引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双重操作模式。它可以手动操作:支持复杂的远程控制进行操作,提供精准的操控性和任务执行能力。自动功能:或许最具突破性的功能是它的自主操作能力,经过大约 50 次训练演示后,机器人能够独立执行复杂任务,包括使用电梯和烹饪。
在技术细节上,Mobile ALOHA 继承了原始 ALOHA 系统的优点,即低成本、灵巧、可维修的双臂远程操作装置,同时将其功能扩展到桌面操作之外。
在模仿学习方面,Mobile ALOHA 利用了 Transformer(大型语言模型中使用的架构)。最初的 ALOHA 系统使用了一种名为 Action Chunking with Transformers (ACT) 的架构,它将来自多个视点和关节位置的图像作为输入并预测一系列动作。
另外,得益于生成模型的成功,MobileAloha 可以快速从人类演示中学习,而且它可以只通过 50 次的演示就能学会一件事,合作训练可以提高成功率高达 90%。
Mobile ALOHA的出现无疑给家务机器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虽然现在还不完善,但正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Ken所言,家务机器人的市场是广阔且必须:“我预计,未来十年中,我们将看到更多负担得起的家用机器人,它们能够协助我们进行日常整理,比如捡起地上的衣服、玩具和垃圾,并将其放置到指定位置。正如现代的吸尘器,尽管这些机器人可能偶尔会出错,但它们将为家庭提供的便利,尤其是对于父母和老年人,将大大超过它们的局限性。”
而就在昨天 银发经济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在不久的未来,智能养老或大有可为!
银发经济碰上人工智能时代!或催化新型养老模式!
以下是A股智能养老概念梳理(建议收藏):
亚华电子:公司参股子公司上海青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股比例为5%)的主营业务为:面向老年人群的陪护机器人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延华智能: 通过外延并购布局智慧医疗领域,参与募投长春养老综合云信息平台、崇州市智慧医疗项目等。
欧圣电气:公司已经完成研发、生产及销售护理机器人产品。公司护理机器人产品已经更新到第五代。
捷昌驱动:公司产品在医疗康护领域主要应用于医院、疗养所、各种治疗中心、养老院、私人家庭康复护理等场所,具体应用产品为电动医疗床、疗养所护理床、家庭护理床、病人移位器、升降诊察台、治疗椅、轮椅、电动洗澡椅等
翔宇医疗:公司康复机器人产品线是公司研发重点突破方向,已推出的机器人产品及类机器人产品包括上肢反馈康复训练系统、上下肢主被动训练系统、天轨步态减重平衡训练系统、智能理疗机器人等产品,在研和预研机器人新产品项目达30个左右,分别布局上下肢运动康复、神经康复等领域。
奥佳华: 全国最大的养老按摩器材生产制造服务商
狄耐克:公司智慧养老系统融入了狄耐克养老智能终端、移动终端及最新发布的紧急求助报警器等产品,按照个性化需求为老人提供全天候、多层次的养老服务,打通家庭、社区、养老院和医疗机构等各类参与者的联动。
恩创医惠:公司智慧养老整体解决方案以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个人健康闭环管理,通过智能床、智能鞋、智能药盒等设备进行慢病患者以及独居老人的居家体征监测,实时远程看护其健康、用药以及睡眠情况。
唯科科技: 公司涉及老年化的产品主要有助听器、病床驱动器、氧气面罩、喉罩、呼吸球等。
来源:题材逻辑说
展开阅读全文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或基于大数据智能生产,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此做出的投资决策需自担风险,与通联数据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