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行动计划专家解读电话会纪要

专栏头像

调研纪要

2023-12-17

摘要

1、解读《数据要素行动计划》

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中国自2019年起,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将其列为生产要素,成为全球第一个这样做的国家。高层领导多次强调了数据对于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作用,并于2022年6月通过了“数据20条”,为我国的数据基础制度和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3月,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了组建国家数据局的想法,并已于10月25日挂牌成立,这进一步显示了政府对数据基础制度和市场发展的高度重视。

2、数据要素市场的政策与实践

国家数据局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进数据制度建设,包括建立数据市场、产权及授权运营制度。从实践中可以看出,数据交易场所、数据资产化及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等方面的进展非常迅速。预计即将出台的《数据要素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将进一步推动数据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

3、数据要素的发展及其乘数效应

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数据正逐渐受到国家和企业的重视,因为它可以帮助实现产业的全局优化和提升竞争力。数据的协同、复用和融合体现了其乘数作用,通过共享和流通可以优化整个产业链,开发出新的应用并推动经济增长。政府也在积极推动数据要素的高水平应用,以实现数据供得出、留得住、用得好的目标,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4、推动数据流通与高效利用

数据流通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合理合规的数据流通市场,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合理利用数据,并形成有效的流通机制。然而,在实践中, 一些企业并不清楚如何利用或销售自己产生的数据;另一方面,一些行业的数据需求方缺乏获取大型国有企业掌握的高价值公共数据的途径。此外,数据生产者和需求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合规和数据治理方面的顾虑也阻碍了数据的流通,从而制约了某些行业(如智能交通和智能驾驶)的发展。

5、推动数据流动,支撑行业创新

为了满足重点行业对数据流通的需求,国家税务局已经筛选出了12个重点行业,这些行业在数据要素流通方面具有显著需求,并且基础设施发展良好,特别是在气象服务和医疗健康领域,市场需求尤为迫切。

数据要素城市的行动计划已经扩展到了12个行业,覆盖范围比之前提到的5个行业更为广泛, 这表明国家在数据流通领域有着强烈的投入意愿。

为了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政府计划支持金融机构融合和利用不同来源的数据,优化信贷业务和保险产品设计,并基于数据资产来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并优化反欺诈、反洗钱等机制。

6、数据要素助力金融创新

保险行业面临着新能源车险定价和理赔难题,因此保险公司希望能够引入来自交通等其他行业的数据来解决问题。同时,金融业也在积极探索基于数据资产的金融产品,以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优化反欺诈、反洗钱等机制。

国家行动计划还涵盖了提升公共数据供给、优化数据流通、加强数据安全保障等内容,并计划开展政策性试点、数字应用竞赛等活动来推广数据要素的利用。

7、国家数据要素开发与流通前瞻

数据要素将在不同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气象、医疗和金融等行业。气象和医疗行业已经开始进行前期工作,而金融行业由于其数据密集型的特点,目前仍存在监管强化与数据应用问题需要解决。未来,金融信用数据可能会向其他机构开放流通。

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方面,国家数据局正在推动公共数据市场化,授权运营和有偿服务将是未来的主流趋势。国家正在研究公共数据产品定价指导意见,预计将于明年出台,以解决当前公共数据定价不明确的问题。

此外,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公共数据的一级和二级市场建设,公共数据授权可能采取唯一授权或开放形式,但未来模式仍在探索之中。

Q&A

Q: 如何运用交通数据解决新能源汽车保险购买难题?

A: 保险公司期望通过采用交通数据来解决新能源汽车保险购买困难的问题。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结构、驾驶行为和维修与传统汽车不同,保险公司难以直接将传统的汽车保险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如果政府能够合规地分享或授权运营交通管理、道路运行等公共数据,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开发新的保险产品,并实现精确的产品定价、优化承保和理赔流程,从而更有效地依据投保人的行为特性来进行风险评估。

Q: 国家在数据资产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实施了哪些政策措施?

A: 国家在金融服务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首先,探讨开发基于数据资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的数据资产进行征信和授信;其次,提高金融业的抗风险能力,通过数据元素的应用来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预警和防控水平。另外,国家鼓励金融机构之间共享风险管理数据,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多维度数据进行融合分析,以此加强反欺诈和反洗钱的能力。

Q: 数据要素在金融行业内流通和应用存在哪些问题?

A: 目前金融机构内部的数据流通存在障碍。例如,在反欺诈和反洗钱业务中投入大量资源的银行之间并未建立一个互联互通的名单机制。这导致了数据应用的局限性,降低了金融机构防止风险的效率。

Q: 对于数据要素的未来行业应用和政策方向有何展望?

A: 未来国家计划在数据元素应用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推广政策性试点,针对关键行业和领 域制定具体的措施;增加中央预算投资的支持力度,开展数据元素组成的试点项目;通过数字竞赛的方式来促进数据元素的应用,“以赛促用”。预计国家税务局可能会与其他主管机构合 作推动数据元素的试点工作,并在一些已经相对成熟行业中看到实际的应用和创新。

Q: 目前国家数据群选的12个行业在数据要素流通应用上取得了哪些进展?特别是在金融行业,有哪些可能的突破方向?

A: 据悉,在数据中心行动计划发布之前,国家选择的12个行业已经开始相关工作。例如,气象部门已经在气象数据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工作,而医疗部门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医疗保障局也非常重视数据元素流通应用。特别是医疗保障局已于今年3月与国家金融管理局签署了关于医保数据信息共享的协议。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它一直是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行业, 拥有大量的数据投入和强大的基础。然而,金融机构面临着“数据只进不出”和严格的监管问题。未来可能会推动信用数据、公共信用数据和商业信用数据的共享与高效流通。同时,探索使 用隐私计算等技术,将金融机构掌握的数据提供给其他行业。

Q:关于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国家数据局有哪些规划,并且如何看待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发展前景?

A:公共数据资源的商品化是一个全球性的潮流。作为回应,国家数据局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工作,特别是侧重于授权经营模式的研究。目前,关于公共数据产品的定价问题,国家税务局已经携手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组织了多次专家研讨会,我们期望能在未来的一年内推出针对公共数据商 品定价的具体指导原则。至于市场发展的路径, 现在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向二级市场的公司授权, 允许它们开发基于公共数据的产品。然而,在实践中存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例如单一授权、由数据集团集中管理运营或是采取更为开放的策略。究竟哪一种方式最为有效,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试验,目前尚无明确的规定。

Q:在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中,会获得哪些资金支持?

A:根据已经发布的官方文件,我们可以看到中央预算内投资将会加大对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的扶持力度。这种支持可能来自于中央预算直接投入,也可能包括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或者企业的配套资金。这显示了国家对于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投入的决心,具体的实施方案还在研究阶段。

END

来源:有道调研

展开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