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duo
2023-10-16
一边是火焰,短线热火朝天,各种新题材涨停不断。
一边是海水,权重大票新低,指数新低。
这就是当下的现状。
见底了吗?
我一直的观点是指数已经见底了,随时可以定投。
但个股还没有。
因为最惨烈的机构踩踏,还没上演,还有很多机构在抗。
但留给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因为年底的机构净值排名,是机构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排名高低了决定了年终奖和未来募集的效果。
可以说,当下个股还没跌到底的原因是部分机构还在死扛。
散户大不了埋头算了,可以忍受回撤,但大多数机构在年底无法死扛,所以这个踩踏的期限会很近。
也许近期就是最后一跌,也许这个底部的折磨跨度可能要持续到11月开始机构排名期间。
做好这个心理准备,如果想要左侧抄底,一定要三思。
具备越跌越兴奋的心态,才可以做,如果越跌越骂街的,别碰。
当下影响市场和个股的主要因素有3个。
第一个是季度报,已经看到很多个股因为季度报不及预期先跌为敬了,这是有信息优势的机构先行出逃。
这里尤为注意的是消费股,海天已经敲了警钟,传统消费股下行趋势不可避免,一旦整个社会都开始消费降级,那么可想而知消费股会如何。
但一些交运,旅游,国产日化,反而是上行的,逻辑也很简单。
再节俭的日子也得过,消费降级反而利好他们。
当然,手机端的消费电子例外,本来已经当作夕阳行业了,但华为产业链的爆炒,另当别论,当作短线题材,而不是当作长期业绩股来看就行。
第二个是汇率,汇率的稳定会影响北向的进出,北向进出又会带来权重股的进一步踩踏,所以央行是否维护汇率,也是能否反弹的核心指标。
汇率也影响出口企业的业绩,一点点浮动都会放大和缩减,有出口占比20%主业的,都要关注汇率影响。
汇率可以实时观察,一旦有好转迹象,也是随时可以加仓的信号。
第三个才是行业,对于行业的预期,完全取决于你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举几个例子:
比如信创,大部分在4季度会有超额营收。
比如光伏海外装机,年底也是旺季。
比如军工,反腐大事件下,已经多次提醒,快跑。
所以手中个股的去留,先参考上述3个因素,如果3个叠加,都为负面,那还留什么呢?更不要抄底。
如果有好有坏,那么如果已经在底部徘徊了,不妨再给一点耐心。
如果全是正向,但股价一直跌,干就完事,相信你的认知。
市场大跌当下,很多人会迷茫,会纠结要不要清仓。
大多数人还是只看k线来做交易,或因为上了融资杠杆,或用了生活中的开销来炒股,自然心态容易崩坏。
不会想到未来2-3个月会如何,或更长的时间会不会反弹,修复。
活在当下,没错,我从来不反对短线一夜赚大钱的预期,毕竟也做了好多年短线,深知那种快感。
但投资本来就不是几天的事情,或几个月的事情,而可能是未来10年甚至20年以上的事,所以需要耐心和认知去匹配未来的收益。
中国经济没有那么差,好公司确实跌的很惨,所谓的制造业产能过剩也没那么严重,海外需求一直都很大,只是暂时无法大量输出海外而已。
这里并不想说什么安慰的话,毕竟最近2个月,我伤的可能比大家都重。
但我依然还乐观!
因为我了解行业,我知道比我更大体量的资金,此刻比我还兴奋!
更多的产业资本,已经看到了1-2级市场的估值倒挂,与其风投跟投等2-3年才变现,不如现在直接2级市场买!
未来回头看,你肯定会觉得错过了很多机会,但投资就是如此。
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来源:laoduo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