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事务所
私募英雄高瓴资本相中了谁
传奇生物的市值又新高了,照这个趋势下去,用不了多久,可能就能突破千亿人民币(截止8月15日盘前,传奇生物的市值为1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16亿)。
千亿人民币是个什么概念呢?
截至2023年年中,大A两市中,医药医疗行业市值TOP10俱乐部的门槛就是一千亿。
传奇生物2015年才成立,第一款创新药2022年才获批上市,2023年市值就有望冲击千亿人民币,成为美国市场CGT领域市值最高的企业,真是大大地给国内生物医药企业长脸,给母公司金斯瑞长脸(可惜母公司金斯瑞的市值还是一坨屎,这变态的香港市场,还能说什么好)。
01
价值事务所
美国第一
传奇生物的靶向BCMA的CAR-T疗法Carvykti于2022年3月登陆美国,由于这款疗法疗效惊人,上市后销售的爬坡速度非常快,可谓每个季度上一个新台阶(下图为上市后续逐季度的销售额情况),首个完整销售年便卖出2.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7亿。
前不久,金斯瑞发布公告,披露该产品2023Q2的销售额为1.17亿美元……
看到这个数据时,所长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这确实是太惊人了!
想想看,咱们国内产品销售峰值能突破10亿人民币就已经算“超级大品种”了,但人家传奇的Carvykti上市第一年销售额就破了10亿,快到15亿,而且还是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下实现的(Q3的销售额环比Q2持平就是因为产能问题),2023Q2产能问题得到解决后(前不久与诺华达成了为期三年的CMO供应协议),销售额立马就上了一个大台阶。
相当于Carvykti在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了1.89亿美元,约合13.5亿元人民币,按照50%的分成,传奇生物可以分到9450万美元,约合6.75亿元人民币。不出意外的话,今年Carvykti销售额有望突破5亿美元,明年则有望突破10亿,按照合作伙伴强生的规划,这款产品的峰值是要达到50亿美元的。
根据传奇和强生达成的协议,在中国区,两者权益按7:3分成(传奇7,强生3),海外则按5:5分,强生会支付3.5亿美元预付款。截至目前,强生已经支付了3亿美元里程碑金额,潜在里程碑金额还有10亿美元左右。
Carvykti 当下已经获得美、欧、日三地上市批准,国内上市申请也于 2022 年 12 月 30 日被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不出意外今年即可登陆国内上市。
除前文提到的Carvykti 外,公司借助 Armored CAR-T 平台在实体瘤领域也布局了数个研发管线,典型如肝癌、胃癌/食管/胰腺癌已经推进到临床一期,还有结直肠癌、小细胞/非小细胞处于临床前,未来有望在浸润实体瘤方面实现突破;此外,公司也在努力攻克通用型 CAR-T难点,采用独家的非基因编辑技术来避免多基因编辑或者脱靶效应,同时布局了制备更加方便、GVHD 风险更小的 CAR-NK 细胞疗法,都初具成效。
这里需要额外插一句,细胞疗法之所以产能低、价格高(Carvykti的价格为40多万近50万美金一针,国内已上市的两款CAR-T价格也在100万人民币以上)、无法大规模普及,一方面是因为只能用患者自己的细胞进行药物生产(相当于定制化产品),消耗时间长,成本还高;另一方面在于当下上市的产品都是针对血液瘤的,实体瘤方面一直没有突破,就发病率而言,实体瘤是血液瘤的10倍以上(简单粗暴理解,就是白血病的发病率远不如什么胃癌、肠癌、肺癌等高)。
如果细胞疗法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使用异体细胞进行制备,即可大规模批量生产,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从而推动终端价格下降,普及更多患者(现在自体细胞产品售价全部在百万以上)。如果可以攻克一些技术手段实现针对实体瘤的突破,也能使终端市场空间大幅扩容。
所以,考虑到Carvykti的惊人疗效,传奇目前已经推进至临床一期的几款通用型以及实体瘤产品,就非常让人期待了。
也许正是因为有一款峰值50亿美元的超级产品(该产品甚至还被提名2023年盖伦最佳生物技术产品奖),叠加有非常丰富的管线储备,公司才能在一众中美欧Biotech中脱颖而出,夺得市值冠军吧。
02
价值事务所
生物科技还得看美国
虽然传奇生物的Carvykti今年有望登陆国内市场,但其实所长对国内销售额并没有报多大希望,这点从国内两个前辈复星医药、药明巨诺的CAR-T销售情况就可以看出来。
复星的产品于2021年6月上市,2022年没有公布具体销售金额,但复星有公布旗下产品销售规模的习惯,我们可以大概猜出相应产品的营收情况,应该没有超过3亿,但也不至于低于一亿,大致在1-3亿区间。毕竟产品比复星上市更晚、营销能力更差的药明巨诺2022年都共产生 165 张处方,完成 141 名患者回输,实现收入1.46亿。
复星的产品终端售价120万人民币,药明巨诺的产品终端售价129万人民币,比起传奇生物Carvykti在美国的售价46.5万美金(约合人民币330多万),价格可是便宜了不止一点半点,但销售额、爬坡速度以及未来可能的销售峰值,都被传奇吊打。
除CAR- T外,我们还可以看看百济神州泽布替尼的情况。以泽布替尼为代表的BTK靶点药品,2022年在国内整个市场的销售额也就几亿美金,海外能达到80-90亿(其中,美国占55亿,欧洲占20亿)。今年上半年,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3.08亿美元(同比+139%,环比+46%),其中,美国销售额达2.235亿美元(同比+152.9%,环比+61%),不论总金额还是增长速度,都是美国市场占了绝对的大头。
当下国内的创新药企,产品以美国市场为主的,市值要么冲一千亿(传奇生物),要么已经超过一千亿(百济神州),而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市值最高的信达生物也才不到500亿。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虽然国内近些年经济建设搞得如火如荼,但归根结底现在还是个发展中国家,2022年美国人均GDP为7.64万美元,是中国人均GDP1.27万美元的6倍,美国的人均健康支出更是我国的近20倍。
虽然国内人口是美国的4、5倍,但就医疗健康市场而言,当下还是逊色美国远矣。所以,国内但凡有点雄心壮志的企业现在都在说出海,这个出海,其实指的就是要去美国市场掘金。
就当下大健康市场的整体容量而言,现在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还是美国更具吸引力;就生物科技的FIC(原创新)而言,当下也是美国更为领先;此外,就持股舒适度而言,美国市场的体验感也比我们好得多得多。下面两图分别为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和国内创业板指数走势图,大家也可以对比下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传奇生物以及在香港上市的金斯瑞生物走势情况,作为儿子的传奇,市值都快是金斯瑞两倍多了……这真的有点让人无语。
因此,综合上述几方面的考虑,如果对生物医药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考虑一下追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的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以及场外的汇添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ETF联接A(017894)、C(017895),这个指数将纳斯达克市场的优质生物科技公司一网打尽,不论是我们今天提到的传奇生物也好,百济神州也罢,都包含在这个指数中。
在之前的文章中所长也有反复强调,对于绝大多数散户而言,生物医药这种专业程度极高、风险极高的行业,并不建议直接配置企业,毕竟踩雷概率极大,一款新药研发失败导致公司直接破产的例子在生物医药行业可谓数不胜数。因此,最好的办法是直接配置像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以及场外的汇添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ETF联接A(017894)、C(017895)这样的产品,避免踩雷的同时还能吃到整个行业进步、科技进步的红利。
我们看下图,2003至2022这20年来,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整体收益率高达748%,是同期标普500收益率的两倍还多,也超过标普500医疗保健指数,表现非常亮眼。
因此,强烈建议对生物医药感兴趣的朋友,将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以及场外的汇添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ETF联接A(017894)、C(017895)关注起来。
最后附上市场对金斯瑞生物科技2023-2025年净利润一致预期:-2.15亿、-1.39亿、0.36亿(单位是美元)。
展开阅读全文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或基于大数据智能生产,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此做出的投资决策需自担风险,与通联数据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