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之路
今天,A股总算没有继续给大伙的心窝里捅刀子,量能回升到 9332亿,中位数 +0.21%,终于止跌了一天,不容易。
5月份行情真的惨,上证跌成了上钟,深证跌成了深套,创业板跌成了失业板,科创板跌成了痔疮板,中特估跌成了盅特菇,人工智能跌成了人工智障,新能源跌成了新断电,白酒跌成了白痴,地产跌成了地惨…
我的感受是,过去一些天没少怒喷大A,已经骂都骂不动了,完全麻了。
那么,今天就心平气和的分析下,现在的A股到底是越跌越有价值了,还是应该果断清仓离场。
其实,我一直都认为,股市向来是“机会是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的”,只是22年连续两次熊市,今年又来一轮大熊市,多少有些让人失望。
但失望归失望,还是要保持客观理性。
这两天讲了,市场其实已经有一些见底的信号出来了,今天具体梳理下:主要是新基金发行遇冷,IPO再度出现破发,估值进入底部区域等。
一,新基发行遭遇近8年来最“冷”时刻。
5月以来,仅有24只基金开启了认购,募集金额也只有191.66亿元,双双创出年内新低。
资管行业的特点就是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
所以基金发行遇冷,是市场见底的信号之一。
其实,公募基金遇冷也是必然的。
过去几年,公募真的套牢了太多投资者,2020年以来,有四个发行高峰:
一是2020年6月,当时最火的是医药风格基金;
二是2021年1月,当时最火的是茅指数风格;
三是2021年7月,当时最火的是新能源/高端制造;
四是2021年12月,这里的峰值已经比之前低了,一些人开始感觉不对劲了。但没事,总有一款镰刀等着你,那时出现了固收+的发行高峰。
上述基金,基本都在发行高峰期的2个月后,就见顶了。就连固收产品后来也发生了股债双杀,包括许多理财产品暴雷。
每一次发行高峰期,大概都套进去几千亿级别的资金,这批人没有丝毫回血迹象,而且被一坑再坑,连回本后真正赎回潮还很远。
投资者没骂人,都算是涵养很高了。
只能说,一切都有因果,继续忍着吧。
但有意思的是,公募在管规模几乎每年都在提高,说明还是有很多投资者不断投公募的(只要行情不是太坏),因此发行遇上 8年最冷时刻,确实是见底信号之一。
二,IPO再度出现破发
5月下旬,一共有17只新股上市,其中6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破发率 35%。
为了方便上市融资,A股打新赚钱的概率一向很高,这算是股民十分稳定的赚钱方式之一。
所以一般新股破发率偏高的时候,就说明市场的悲观情绪接近极致了。
去年9月份时,新股破发率一度高达 40%,但当月发行新股达到42家,
去年10月份,新股批发量是 25%,当月发行新股24家;
对比一下会发现,当新股破发率较高时,往往是市场底部。
22年11月~23年5月上旬,新股破发率都还比较低,但5月下旬开始,破发率急剧提高了。
当然悲观的看,去年的新股破发率低迷就持续了2个月,才迎来转机,这一次不排除这种可能。
三,估值进入底部区域
数据不会说谎,现在主要指数的估值分位,都是极低的区间。
由于这几年企业利润因为疫情失真严重,我们用市净率来看估值。
最有代表性的中证全指,市净率在过去十年的 10.77% 的分位,也就是市净率估值仅高于 10.77% 的时间。
当然,还是上面说的,你也可以说,不是还有 10.77% 的时间比现在的估值低吗,说明还没有到绝对的低点。
但毫无疑问,现在的位置,肯定是底部区域了。
这种时候再去减仓,其实意义不大了,除非真的跌到你睡不好了。
至于是不是应该立马加仓,我觉得就见仁见智,完全可以慢慢来、不着急,毕竟过往历史表明,中国股市在屡创新低方面,真的无人能敌。。。
----------------
1、天风证券做的一张图这几天挺流行的,股债收益差再度逼近-2X标准差,前几次出现的时候分别是 12年12月、16年1月、19年1月、20年3月、22年10月,全都是阶段性的底部。
2、马斯克访华,得到了极高规格的接待。这总归不是坏消息,市场经济都靠马总了。
唉,可惜另外几位马总了。
3、北京连续发文,鼓励通用人工智能、国产人工智能芯片,今天人工智能板块空中加油,继续高位暴涨。
AI 位置确实不低了,看到如今新能源的惨状,我就担心散户大面积冲进去后,现在的新能源就是将来的AI 了。
你能说当初的新能源,得到了鼓励、支持,以及未来前景,比 AI 差吗?
4、东鹏饮料大股东及董监高计划减持 8.94% 的股份,只能说很多公司上市就是为减持套现而来的。
这么大力度的减持,东鹏饮料居然只是放量下跌,没有跌停,倒也是让人意外。
--------
明日观察:
这个位置我看到很多人都很悲观和恐慌,机构减仓了,散户割肉了,还有大V开始防守了。
毕竟去年挨打了一整年,今年都想着吃肉,没想到还是继续挨打,基本上都心态爆炸了。各种数据反馈也比较差,信心和预期全无了。
今年总体依然很难,虽然部分题材出现了历史级别的牛市。
熬过了今年的底部,未来应该更值得期待。
虽然梦想的实现,总是一推再推。
有个好迹象是,过去 4 天有 3 天都出现了探底回升,希望下跌到此为止,给投资者一点肉吃吧~
继续看多消费、医药、互联网;科创50也很值得一看了。
重点关注:
AI:鱼很好,贵是唯一缺点
半导体:密切跟踪,等盘整到位
消费:悲观到极致
医药:创新药、疫苗、医疗器械,已经很低了
互联网:业绩超预期,跌的不像话
中线关注:保险、食品饮料、家电、创新药企、医疗器械、中概互联。
来源:南山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或基于大数据智能生产,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此做出的投资决策需自担风险,与通联数据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