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先锋
5月29日,算力相关概念股(服务器、CPO、芯片等)继续冲高,鸿博股份3连板,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纷纷走强。
消息面上,首先继英伟达之后,又一AI公司迈威尔科技上周五大涨32%,市值近4000亿人民币。公司在财报中预计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的销售额将在本财年至少翻一番。资料显示,迈威尔科技主要从事数据中心芯片业务,产品包括数据存储装置,企业级以太网数据转换,无线网络等。
华泰证券认为,美股龙头超预期指示AI算力链景气度提升,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等环节均有望受益。民生证券称英伟达算力业绩落地将宣告AI行情新阶段。
其次,据爱集微5月29日消息,受惠ChatGPT应用与英伟达订单需求强烈,鸿海集团云端服务器业务订单量激增,上调今年相关营收增幅与AI服务器占整体服务器占比。业界估算,鸿海AI服务器相关订单量激增数百亿元(新台币)。
此外,5月26日,华为昇腾计算业务CTO周斌在中关村论坛活动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浪潮带来算力需求的快速增加,并且这个需求是有价值的,不是泡沫。
周斌解释道,“AI算力行业出现一个新定律,叫做AI算力增长曲线,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大概每隔4个月,AI计算需求就会翻倍。这比‘摩尔定律’更有效地体现在算力需求上。”
国盛证券表示,大模型大发展背景下,算力的追求没有天花板,随着国内外算力产业链的相互验证,算力景气度得到验证,将打消部分投资者观望情绪,当前时间点仍然处于历史级产业大趋势的起点。
AI行情新阶段
民生证券表示,AI的上游算力需求超预期有望带动整个AI产业链走向兑现的新阶段。
其分析表示,英伟达近期迎来历史上最大单日涨幅,其核心的本质在于本次AI大模型带来划时代的变革已成共识。而算力的清晰路径逐步被大众认可,本质是在于最为确定的算力侧率先兑现,以海外算力龙头英伟达业绩超预期为前瞻,国内AI产业链上游需求有望得到验证。
此外,上游算力正处于进行时阶段,也为AI应用产品落地提供先决条件,AI下一演绎方向将着重于产品侧落地,平台生态巨头和垂直领域龙头具备产品落地的先决条件。
据悉,微软、谷歌、Meta以及众多AI独角兽迅速展开AI军备竞赛,AI算力严重供不应求,GPT停止账户申请和英伟达大涨都验证了算力的强需求。当前已经十分强劲的算力需求有望伴随高纬度多模态数据的训练以及海量的边缘AI推理的部署进而指数级提升。
边缘计算空间巨大
除了英伟达外,民生证券近期还专门去硅谷调研。
其在“硅谷AI考察报告中”提到,算力方面,算力需求没有天花板。当前大模型的主要算力需求来自于文字训练,未来从文字到图像再到视频,从训练到推理,从云端到边缘端,算力需求的持续高增长是确定性非常强的。
而值得注意的是,其认为推理芯片的市场远大于训练芯片,甚至也远大于训练市场加上云端推理市场的总和,中国在边缘AI算力市场空间非常大。
其指出,边缘计算应用于物联网等小设备对制程要求不高,现在市场的格局分散,中国可以借助自己的制造业优势,把物联网这一块的制程降低,然后专用一点的这种小体量低算力的AI推理芯片推向市场,这是巨大机会。终端设备的体量是极大的,世界上能够提供云服务的提供商,数据中心的量跟海量的终端设备的数量比,芯片需求也还是很小的,大概就是2/8的比例。
其认为,大模型部署在边缘侧与移动端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尤其在近期谷歌发布移动端大模型和ChatGPT在苹果手机上的App正式上线之后,这一趋势逐步被市场认知,大模型是非标准化的各类AIoT终端等待已久的统一操作系统。
资料显示,5月19日,OpenAI再放大招,首次在IOS上推出智能手机版本的ChatGPT APP。
而据data.ai数据,ChatGPT APP iOS版上线美国苹果商店的一周内,累计下载量已超55万次,OpenAI表示未来几周将推广到其他国家,后续也将有安卓端。
5月11日谷歌一年一度的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发布的轻量级的Gecko模型可以在移动设备上运行,速度非常快,不联网也能在设备上运行出色的交互式应用程序
国盛证券表示,当前时点,AI大模型已经站在了从“玩具”向“工具”快速演化的关键迭代期。如何让大模型渗透进入各类垂直场景,如何更低成本的使用大模型,如何让更多场景与用户接触AI,成为了发展的下一个重点。
而在AI向实际场景落地时,边缘算力的重要性加速凸显,边缘算力在成本、时延、隐私上具有天然优势,也可以作为桥梁,预处理海量复杂需求,并将其导向大模型,边缘算力作为AI触及万千场景的血管地位加速明晰。
其指出,之前,边缘侧设备以部署通信能力为主,当下,在以高通为代表的边缘巨头推动下,算力、AI能力等边缘基建正在加速推动,同时三大运营商的算力网络与边缘资源池体系,也为我国算力梯度分布奠定了雏形。展望未来,边缘算力将始于AI带来的需求提升,同时也将赋能应用,连接更多用户,加速AI发展与迭代。边缘侧需求的释放将开启“真AIOT”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或基于大数据智能生产,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此做出的投资决策需自担风险,与通联数据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