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学堂
A股市场换挡连续阴跌之后,行情开始充满不确定性,这种时候,持股被套该怎么办,是一直被动持股,还是逢低持续补仓?
持股不动,除非你对个股基本面非常有把握,或者对题材炒作十分有信心,否则这种做法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被动,会越套越深、无法自拔。
若持续补仓,也只有资金面十分充裕,且公司基本面也无大问题,不构成大级别下行趋势时,这招尚且还能用。但问题是,你又该如何较为精准的判断每一次补仓的价位?
事实上,这两种方法都不够完善。当前市场正处于行情换挡期,不少个股都走出了破位态势,短期被套后被动持股或持续补仓都可能出现大坑。那么,现在被套了该怎么办?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解套3步曲”,3步曲分别从“分时波动做T”、“日线关键位置买卖”、“波段反复差价买卖”等3个依次由小到大的周期出发,针对不同的套牢情形,帮助大家在下跌趋势中成功解套持仓个股。
(一)分时波动做T法
关于分时做T,比较适合经常盯着电脑看的、时间比较充裕的投资者。关于分时波动做T的内在原理,可以给大家做个简单的比喻:就像经济学中经常说的,拿绳子栓着一条狗的例子。
当狗在树下的时候,它总是想跑出去,但是有一根绳子总能把它拉回来。
这就类似于分时的反反复复,一个想挣脱,但一个又想拉回,就是这么简单的两条线,一旦股价的分时走势距离黄色的均价线乖离率较高时,黄色线就会自发产生一种牵引力,这种牵引力总能把股价拉回距离黄色均价线较近的位置。
要是黄色的均价线(绳子)真的拉不住,那就是涨停了。但涨停的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每天涨停的股票其实占比非常的低,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会被绳子牵绊。
如图:
跑的太远了,拉回来。
跑的太远了,也拉回来。
那么什么情况,算是距离绳子比较远呢??
除了主观的用眼睛看之外,还要有技术上的参考,这个时候,我们经常需要用到一个分时的传统技术指标叫MACD。
如图所示:
由于技术指标不可能完全预测到分时的最高点,也没有任何的指标能够如此精准,所以都是相对的高点,也要有这样的心理。
同时,建议也可以参考分时的量能表现,以及股价日线走势上的支撑和压力位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这种方法的应用场景,一般需要满足3个条件:其一,个股股性相对比较活跃;其二,有大资金被套,有做线的动力;其三,个人有充足的看盘时间。
同时注意,分时战法对于强势股适用性很小,强势股的剧烈波动通常会打破分时套路。
(二)日线关键位置买卖法
日线关键位置买卖法不要求每个人都有充足的看盘时间,操作周期也相对长一些,能够有效弥补分时高抛低吸买卖法的不足。
对于日线关键位置买卖法,我们主要介绍2招常用的招式,方法不在多,用精就行。
1)趋势通道买卖法
下跌趋势之下,趋势通道的压力线是良好的卖点,趋势通道的支撑线是良好的买点。不过这需要注意趋势的量变和质变,具体参考趋势量变与质变一文。
以世联行为例。下跌通道支撑线和压力线完好构成高抛低吸的买卖点。不过,当前位置即将触及新的卖点,但这一次或许会出现趋势量变,进行下跌趋势修正。
2)BOLL线买卖法
在个股处于弱势行情之下,BOLL线是很好的买卖指标。股价触及日线布林线的下轨甚至超出通常就是买点,触及布林线上轨甚至超出通常就是卖点。
以宇顺电子走势为例。股价整体呈现弱势局面,布林线上下轨成为了良好的高抛低吸买卖指标。
(三)波段反复差价买卖法
上述所讲的分时波动做T和日线关键位置买卖,相对比较适合轻度套牢,比如,20%以内的套牢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反复的日内做T和日线级别的高抛低吸,能很快的走出被套的困境。
但是,如果你是20%以上的深度套牢,这时候,上面的两种方法可能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可能就需要用到波段反复差价买卖法来应对了。
波段反复差价买卖法,主要包括趋势修正买卖法和趋势背离买卖法两种。
1)趋势修正买卖法
下行趋势在过度释放后,通常都会出现走势的修正。这里面原因很多,比如情绪过度释放过后技术面存在修正需要、市场出现边际利好刺激、前期的利空边际作用减弱等等。
以长江电力走势为例。长江电力4波连续下跌,第2、4波相比于1、3波下跌加速,而且角度过大,这就在技术面上存在修正的需求,也就对应低吸的2大买点。而对于卖点,关键压力位等指标依然适用。
2)趋势背离买卖法
背离技术的种类繁多,最常用的就是MACD和K线趋势的背离。通常是级别越大,准确性越高,背离次数越多,反弹空间也越大。
以纵横通信为例。股价第二波下跌和第一波下跌MACD形成背离,第三波下跌和第二波也出现背离,两个小波段买点出现。而第一波反弹由于MACD量柱面积出现轻微背离,再叠加量能结构的指标,卖点也不难发现。
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不同战法有不同的适用场景,多战法叠加、多系统并用,才能更好的提高应用的准确率。
如果持股被套,预计未来5-8天将是大家解套的良机,建议大家保持平和的心态,同时好好理解这套战法的精髓,相信成功解套只是时间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来源:九方智投
展开阅读全文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或基于大数据智能生产,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此做出的投资决策需自担风险,与通联数据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