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价格再跌10%!下游光伏装机大超预期,龙头还喊话将超煤炭成第一大能源

专栏头像

智能制造

线索主要标的

5月24日,光伏板块逆势走高。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光伏板块似乎不再“一日游”,包括爱旭股份海源复材等在内的多股默默连续反弹走高,此外近期的市场热股杭州热电桂东电力等也都叠加光伏题材。

消息面上,一方面,硅料价格走弱带动装机需求,4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超预期。

5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4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4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14.65GW,同比增长299.18%,1-4月累计光伏装机48.31GW,同比增长186.20%。

长城国瑞证券表示,若以2023年1-4月装机量进行简单线性外推,则2023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有望达144.93GW。考虑到我国光伏装机节奏及未来硅料价格下降预期,2023年全年新增装机量有望大幅超过预期。

另一方面,5月23日,被誉为光伏行业发展“风向标”和“晴雨表”的第十六届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论坛在沪开幕,会议期间,多位光伏企业负责人密集发声,业内普遍看好光伏发展潜力。

其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今年全世界光伏新增装机将在350GW左右,明年累计装机量很可能将超过水电,2026年将超过天然气,2027年将超过煤炭成为第一大电源。

硅料价格持续大跌,带动装机需求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N型料价格区间在13.5-14.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3.54万元/吨,周环比降幅为9.55%;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12.5-13.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2.8万元/吨,周环比降幅为10.3%。

协会分析称,供给端,多晶硅企业新建产能持续释放,供应压力增大;需求端,近期多家硅片企业计划降低20%的开工率,使得产业链库存向上转移,短期需求预期减弱,此外周签模式同样加剧了上下游博弈情绪,直接刺激硅料价格加速下行。

信达证券指出,目前硅料价格维持下跌态势;硅片环节大幅降价;电池片和组件价格小幅下跌,下游装机需求强劲,随着上游价格逐步回落,国内项目建设有望加速开启。

其表示,展望2023年全年,随着产业链成本下降、新技术突破、集中式起量,国内、欧洲、拉美需求有望延续高增,美国、印度需求有望回暖,中东、非洲需求启动,全球光伏需求增速有望在40%左右。目前一体化组件、逆变器、核心辅材、设备等环节估值已经具备较强的吸引力,看好2023年光伏国内外需求高增。

华创证券也表示,当前产业链价格已现松动,预计终端组件价格将快速回落,刺激需求进一步放量。国内光伏装机增速持续超预期,上修全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预期,预计2023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有望达140-150GW,同比增长约60%-70%。

2027年有望超越煤炭成为第一大能源

5月23日,被誉为光伏行业发展“风向标”和“晴雨表”的第十六届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论坛在沪开幕,会议期间,多位光伏企业负责人密集发声,业内普遍看好光伏发展潜力。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预测表示,今年全世界光伏新增装机将在350GW左右,明年累计装机量很可能将超过水电,2026年将超过天然气,2027年将超过煤炭成为第一大能源。

其发言称,从全球空间格局来看,欧洲能源价格上升,带动户用光伏需求迅速增长,预计欧洲光伏今年将保持40%的高增长速度。2025年,欧洲光伏装机累计将超过320GW,到2030年将达到1TW以上。未来十年,美国的光伏累计装机也将达到800GW左右。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碳中和背景下,光伏产业对中国的一次能源转型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角度看,光伏有效地支撑中国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中国在这一轮全世界生态低碳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将成为牵引能源转型的第一大国。

此外,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还聚焦于光伏在荒漠戈壁以及农村屋顶等场景下的应用潜力。

它以中国为例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戈壁、荒漠、沙漠面积合计128万平方公里,只要拿出其中的5%,也就是6万平方公里左右,将其全部铺上太阳能板,就能够满足整个中国在2060年时的能源需求;同样的,即使像日本这样的国家,如果把一定比例的土地拿出来安装光伏,也能够满足日本本土的能源需求。

此外,如果中国的居民屋顶或者农村屋顶,加上工商业、企事业单位屋顶全部能装太阳能板,也是很大的潜在规模。根据调研,国内大概有8000万户的农村屋顶可以安装光伏,而现在只安装了其中不到5%,未来这部分场景的潜在装机规模可以达到1200GW左右。

巨头新进展,钙钛矿电池今年步入量产元年

除整体行业外,近日光伏细分钙钛矿也有新消息。

仍然是前文所提及SNEC2023光伏大会上,隆基绿能宣布,近日经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 ISE)权威认证报告,公司在商业级绒面CZ硅片上实现了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31.8%的转换效率,该效率创造了世界前三、中国第一的纪录。

此前隆基团队研发的叠层电池国际权威认证效率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突破25.7%和29.55%,均代表中国在该项电池技术领域的最高水平。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会上表示,2023年钙钛矿电池技术将正式步入量产元年,在跨越量产这道最主要的门槛后,钙钛矿将阔步迈向实证应用的新纪元。到2026年左右,钙钛矿与叠层电池组件效率将超过32%,“这将成为现实,也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光电应用新空间。”

银河证券指出,钙钦矿电池相比晶硅电池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主要应用方向包括BIPV、光伏电站等场景。开发叠层电池以提升效率上限是技术发展的方向目前钙矿-晶硅叠层电池效率可达到33.2%,重点突破方向为大面积、效率、稳定性和量产节拍。

其表示,未来2-3年,各企业百兆瓦中试线及GW级量产线有望加速落地,设备环节将显著受益。目前单GW电池产能建设投资保守估计为5亿元,其中镀膜设备价值量占比超5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