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顶了!果断清仓!

专栏头像

南山之路

线索主要标的

昨天风光无限的中特估,今天就给干崩了,午后直线跳水,真是棒棒哒。

本来还挺期待银行股能多涨一涨的,尽管我没持有,但银行涨,能把场子带热。

但哪知,大块头的银行股,也玩起了高开跳水的戏码,果然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关键是,昨天还传出消息:上交所拟于5月11日举办“发现央企投资价值 促进央企估值回归”交流会暨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宣介会,3只央企股东回报ETF下周一开售。

昨晚看了一些分析,不少人都觉得这是上面放风,中特估要继续冲了。

但其实,上交所举办ETF宣介会,是每年都有的。

2022年,上交所就举办了科创芯片、新材料ETF推介会。

这次央企ETF 宣介会,我感觉反而是中特估见顶的信号之一。

我多次讲过,基民是投资圈食物链最底层的存在,往往热门的主题基金、ETF 集中发行的时候,就是相关主题或行业即将见顶的时候。

无他,投资是逆人性的,基民们非得看到很好、持续时间很长的赚钱效应后,才肯掏腰包买单。

基金平台(比如支付宝)、基金销售,也都是最热门的时候推给客户,这当然就是在最高点附近了。这种情况,我觉得你们要长个心眼。

中特估轮动到银行,是另一个见顶信号。

4月13日的文章我就写过,银行开始中特估时,就预示中特估的行情结束了,可以拭目以待。

下面是历史文章截图:

现在不仅是银行开始中特估,连券商都开始中特估了,这还了得!

毕竟,银行、券商的体量实在太大了,“中特估”他们,需要的资金太大了,肯定是不持久的。

当然了,类似于人工智能,虽然前段时间AI 整体见顶了,但依然有一些局部的AI 概念还在创新高,中特估大概率也会演绎整体见顶,局部继续往上突的走势。

从盘面上看,AI 这段时间大幅调整后,有一些卷土重来的意思。

但我觉得,无论是中特估还是AI,已经很高了,为什么不去搞明显在低位的消费、医药板块呢?

----------------

1博腾股份:控股股东之一陶荣5月5日增持约2.36万股。

这应该是近两年来CXO板块第一次有增持或回购,好事,虽然金额很小,但打响了第一枪。

CXO后面可以不用那么悲观了。

2、2023年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63.0万辆,同比增长55.5%,环比增长2.5%,1-4月累计零售589.5万辆,同比下降1.3%。4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52.7万辆,同比增长85.6%,环比下降3.6%。

汽车销售还是难啊,关键老百姓都没钱了。

今天还有一个重磅消息,五部门宣布:7月1日起全国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的汽车。

这是世界上最严的国六B标准,之前车企密集降价,也是想快速清掉不符合国六B标准的库存车。

随着排放标准落地,国六a的车接下来还会降价促销清库存,估计腥风血雨的价格战,会再来一轮,对消费者有利~

3中芯国际放量暴跌超11%,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在午评就讲过了,不能盲目抄底。

市面上各种小作文漫天飞,其实我觉得中芯国际暴跌最根本的原因就一条:机构提前抢跑,把短期股价顶太高了,结果业绩却跟不上,自然就垮掉了。

中芯国际对2023年的展望也比较悲观: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回暖需要时间,工业领域相对稳健,汽车电子增量只能部分抵消手机和消费电子的疲弱。

再结合之前我跟你们讲过的,台积电一季报对半导体展望,行业库存出清到健康状态推迟到 23年Q3以后,就明白半导体之前实在炒的太提前了。

--------

明日观察:

今天暴跌后,我也觉得比较难受,谁喜欢账户缩水呐。

但我还是坚定认为今年有一波行情的概率很大很大。

有个在券商工作的小伙伴跟我讲,这两年收入一直很磕碜,今年到手更是惨不忍睹,已经有好几个做业务的同事离职了。

你看,券商的从业人员都被这垃圾市场逼退了,是不是说明真的快见底了?

但还是谨记:低吸富三代,追涨毁一生。

我大A最大的中国特色是“A”,从哪来,回哪去。

预期太过一致不是好事,意味着接盘的人都入场了,比如最近的中特估,再比如之前的AI。

中线还是关注:保险、食品饮料、创新药企、医疗器械。

明显低位的消费和医药,我觉得没什么好怕的。

来源:南山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