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说
4月收官
五一小长假转瞬即逝,在短暂放松之后,即将迎来5月新的市场行情变化。先帮大家快速回忆一下,刚刚过去的4月份行情。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4月的市场,我想跌宕起伏应该是比较贴切的。侠哥在3月底进行4月展望之时曾说过,4月的波动会比3月更大。
事实的确如此,市场在3月基本还是箱体震荡,而到了4月,先是向上突破直冲3400点,后又急转之下杀跌150点,到了最后两个交易日,又重新站上3300点。其实单看指数的话,整个4月还涨了有50个点的,比2月、3月要强得多,但大多数人的感觉和实际收益并不太好,原因也在于波动加大。
历来4月市场最大的变量就是业绩,今年更甚。由于去年12月-今年1月,全国大范围的停工停产,导致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业绩大面积出现下滑甚至亏损。这些情况本来市场都是有所预期的,可上半月市场风格演绎太过极端,资金全都对着AI板块使劲怼,情绪也陷入极度亢奋中,结果乐极生悲,陡然面临业绩集中爆雷,市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使得本应突破的行情硬生生戛然而止。
侠哥曾在4月16日分析市场时表示,战略性全面看多。这一观点被短期市场走势证伪了,但是再看我所阐述的几个看多的逻辑点,比如流动性宽松、低位板块下跌空间有限、监管有意呵护等,其实目前仍然是可以支撑的。4月业绩爆雷只是期间的小插曲,我们中期依然保持全面看多的态度。
业绩并不是唯一标准
说到如何看待业绩,侠哥发现市场上有很多人的理解存在误区,尤其是今年,矛盾对立格外明显,基本分成了两派意见。
一派人唯业绩论,认为业绩好等于股价上涨是天经地义的,只需要关注公司业绩就够了。另一派人则认为,业绩根本没有用,利润再好股价也不涨,反倒是年年亏损的公司股价飞上天。
其实,这两派人同时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业绩无用论者,只看到了市场短期博弈,忽视了企业的长期成长。而唯业绩论者,虽然看到了业绩对上市公司的正面作用,但是却忽略了两点:
一、业绩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通过一定的财技,可以卖卖资产来增加,也可以计提减值来减少。既然是可以调节操作的,便绝对不可能是唯一标准;
二、当期业绩好未必是好事。比如周期股,像猪肉股,以及中远海控、赣锋锂业等,通常利润的高点也是股价的高点。同理,当期业绩差也未必一定是坏事。任何业绩报告反映的都是过去的历史,是滞后的。过去并不能代表未来,而股价反映的是未来预期的变化。
典型的就是18年年报期,相当多的创业板企业集中进行商誉减值,使得大面积出现巨额亏损,当年也是业绩集中爆雷。如果以唯业绩论来看,那必然是没有任何投资价值。但正是因为当时甩掉了历史包袱,此后这些创业板公司轻装上阵,股价反而走出了最低谷,并且在随后的两年间走出无数大牛股。今年的这轮集中爆雷,其中很多公司是将过去三年疫情期间的损失一次性出清,和18年有点类似。
事实上,公司业绩爆雷后股价大跌的情况时有发生,业绩爆雷后股价大涨的也不稀罕。很多时候,大家其实都是在看到结果后再来逆推原因,当业绩出来后股价大涨,则解释为业绩超预期导致大涨;而当股价大跌,则又可以换成是业绩不及预期的说法。
所以,正确看待业绩的方式应该是,这只是影响股价的其中一个变量,不是唯一变量,和其他像技术图形、大小非增减持消息、市场情绪等变量因素相比,没有本质区别。
只不过他在特定时间段里,比如4月、8月、10月,市场会格外重视,因此他的影响权重会有所提升,在此期间我们也需要格外重视。而其他时间段里,他的重要性可能就不如其他因素重要,我们的关注点也应该放到其他更重要的因素上面。
5月行情有望再上台阶
随着4月收官,上市公司业绩披露也已全部结束,业绩因素的影响力逐步消退。5月又是全新的开始,对此我们的操作思路也要跟着变。
第一,TMT板块,5月依然看调整。
核心个股像三六零、金山办公等从4月初就已经进入了调整,高点回落了20%。其他细分板块像传媒、游戏等独木难支,5月大概率也会相继进入回调休整态势。对于这个板块,暂时以回避为主,等待后续机会。
第二,低位板块中寻找新的机会。
节前最后两个交易日,市场主要表现为低位板块轮动,大概率是有资金在提前抢跑。这也给了我们提示,5月份的市场,全市场抢筹AI的行为告一段落,我们会看到一个更均衡的轮涨行情。比如,新能源、光伏涨一两天,然后又换到基建或军工表现一下,再换到其他板块。
而低位板块中,券商值得格外留意。大金融里,银行早已走出稳稳的向上趋势,保险里中国平安时隔8年再次涨停,就只剩券商板块还趴在底部。
综合来看,券商也不是没有机会。业绩上,券商板块经历了集体大洗澡,年报还是普遍亏损,到了一季报就通通变成了几倍的增长。而且券商板块调整时间和幅度也比较充分,位置也比较低,在当前每日成交量都稳在万亿的局面下,券商只待有人点火就会爆发。
大金融板块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对指数的拉动作用比较大。如果银行继续保持上行趋势,保险在平安的带动下也开启反弹走势,券商再来点一把火的话,那5月走出一轮百点的指数行情也是可以期待的。
第三,题材股机会。
一带一路题材是5月的重点题材股机会,中国-中亚五国峰会论坛即将召开,确定性非常高,相关个股很有可能走出一波小高潮。
另外,防汛题材以及618电商节题材,每年都是在5月份开始提前布局埋伏。比如去年炒作618题材,某些电商平台个股从5月中旬就出现启动迹象,今年在经济消费复苏的背景下也不乏有资金会围绕这个题材进行炒作。
总而言之,5月市场不缺机会,操作难度也没有4月那么大,那么极端,相对来说会更均衡、更全面的轮动节奏,大家好好把握。
来源:财经独行侠
展开阅读全文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或基于大数据智能生产,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此做出的投资决策需自担风险,与通联数据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