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半导体“倒车接人”了?

专栏头像

大V说

线索主要标的

今年,科技赛道大热!其中也包括半导体。作为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基石,半导体产业被誉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是科技产业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今年以来的AIGC催动的科技股行情,半导体自然也不会被丢下。中证半导指数从年初至今,涨幅一度超30%。如果从去年10月12日低点开始算起,到4月6日高点,涨幅超过了46%。

很多持有半导体的投资者今年到现在应该都回了一大口血甚至是收益颇丰,而且最近大盘虽然围绕3300点反复震荡,但是整个半导体板块表现还是偏抗的。周五AI领衔的行情出现了调整,芯片半导体等行业遭遇重创。主要是此前半导体已经连涨一周,且近6个月已经积累了不少涨幅,短期出现回调,其实也是比较正常的。一般来说,短期涨幅较大的板块,大概率会面临一部分资金的阶段性止盈,带来市场波动。另外,当前正是年报和一季度报的披露期,在这个阶段,市场往往缺乏主线,且期待通过业绩的确认来寻找新主线,这种预期也会影响资金流向的变化,带来行情波动。总体来说,我们对阶段性的调整,不必过分解读和担忧,这可能是上涨已久的行业迎来的再次“倒车接人”的机会。

回顾半导体最近从低位反弹这一波,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跌的比较深、也比较久,位置和估值都处于历史低位。二是,行业周期即将见底,一般股价上行,会领先于景气周期1-2个季度。三是,ChatGPT引领的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也给半导体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四是,国产替代、自主可控逻辑的进一步加强。半导体领域的本土化有望在大力支持下快速发展。

半导体是现代电子产品中的一个关键元素,是许多常用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5G、6G通讯、智能手机、计算机、微处理器、消费电子、网络通讯、汽车电子、物联网等,是几乎大部分电子设备的主要部件之一。正是由于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地位,使得它具有广泛竞争力。

而从产业层面来看,半导体发展呈现典型的周期性成长。每当技术创新带来新产品和新应用的爆发,在初期将导致产品供不应求,从而驱动半导体行业进入上行成长周期。2001年的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兴起;2010年的智能手机和异动互联网的普及;2017年的AI+IoT+云需求的爆发;以及从去年11月底开始ChatGPT引领的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也给半导体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当产业资本开支跟随需求提升时,由于半导体行业是重资产投入,晶圆制造过程高昂的设备费用及2-3年的建厂、设备安装及调试时间。而当产能开出后供给提升,同时需求走弱,这样的时间差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供给过剩或是短缺的问题,而产品过剩导致供大于求,推动半导体行业进入去库存的下行周期。

(资料来源: 中信证券投资顾问部)

周期性方面,可以从长期、中期和短期三个维度进行拆解:1、在长期维度上,全球半导体产业主要受技术迭代因素影响,呈现出约10年左右的产品周期,宏观经济波动对这一特征进行加强;2、在中期维度上,全球半导体产业主要受企业资本开支驱动,表现出约3至4年的产能周期;3、在短期维度上,半导体销售市场短期供需错配导致企业库存波动,呈现出约3至6个季度的库存周期。

而当下,按照半导体行业每3年一轮周期来看,当前时点处于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去库存周期当中,预计2023年下半年有望筑底,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而成长性是贯穿着半导体行业每一轮周期,过往每一轮周期都有特定的爆款产品驱动半导体板块快速成长,除了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之外,ChatGPT的迅速“出圈”,或将驱动全球和中国AI芯片和AI服务器市场的进入全面高速增长。

从历史经验来看,一般股价上行,会领先于景气周期1-2个季度。

对比SOX费城半导体指数的相对收益以及半导体的需求增速,2019年至今的半导体周期中,半导体月销售额同比增速在2019年6月触底,而SOX的相对收益在2018年10月就开始上涨。从今年1月3日到3月31日,该半导体指数上涨了近30%,仅次于2020年第二季度的涨幅。

对于2023年芯片板块的预期,“见底”和“反转”是关键词。如果结合行情去库存情况和半导体指数的走势关系,目前半导体行业虽处周期下行阶段,但风险正在逐步解除。如果根据海外的机构的判断,行业在今年下半年基本面会见底,而资本市场会先于行业基本面3-6个月,所以说本轮半导体行情虽然是AI所引领,但是从行业自身周期来看,时间上也差不太多。

从市场空间来看,国内半导体行业市场较为广阔。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大陆对于半导体的进口额高达4330亿美元,芯片带来的贸易逆差达2780亿美元。2022年,中国的芯片进口额依然是个“天文数字”,超过了4000亿美元。可以看出我国集成电路对外依赖度非常高。与巨大需求的另一面是,我国在芯片业的设计、制造、封测环节均没有做到完全自主可控,同时还面临国内芯片业发展不均衡、集成电路及制造设备高度依赖进口等问题。

从产业趋势来看,产业转移和国产替代给国内企业带来巨大机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国内半导体企业在资本、政策、技术的加持下,必然会实现国产替代。与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白酒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行业板块不同,芯片行业的研究壁垒非常高,对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研究芯片业的细分领域、行业龙头公司是颇具难度的。因此,投资芯片,行业主题类的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

景顺长城全球半导体芯片股票A(QDI(OTCFUND|501225)专注于中美半导体领域的投资机会,通过投资境内外半导体芯片主题的 ETF或指数基金,实现全球半导体芯片产业链龙头的一键布局,同步把握全球半导体市场快速发展机会,分散地域性风险。境内外基准指数分别为中证芯片产业指数*15%+费城半导体指数*75%。景顺长城全球半导体芯片产业股票基金作为国内唯一一只中美半导体概念的主题基金,降低了海外半导体芯片主题的投资门槛。

从基准指数比例可以看出,该基金主要以海外的费城半导体指数为主以中证芯片产业指数为辅,其中费城半导体指数可以说代表了全球最顶尖的芯片公司。看历史业绩,如上文所示,该基金一季度涨幅近30%,即便是对比我们国内的科技板块,该指数表现也是不俗的。费城半导体指数市值分布均衡,兼顾半导体各细分领域,侧重半导体产品板块。该指数共含30个成分股,从其个股数量市值和行业分布情况来看,均呈现全面覆盖的特点。其成分股涵盖全球半导体设计、设备、制造、材料等方向,其中设计方向的公司有博通、德州仪器、高通、英伟达、英特尔等公司,设备与材料方向的公司有阿斯麦、泰瑞达等公司,制造方向的公司有台积电、格罗方德等公司。总的来说,费城半导体指数囊括了从设计、分发、制造、封装、测试到销售所有环节的全球半导体芯片龙头。该指数2018年-2022年涨跌幅分别为-7.81%、60.12%、51.14%、41.16%及-35.86%。

(费城半导体指数估值,图片来源WIND)

从估值角度来看,目前费城半导体指数的市盈率是23.79倍,从18年以来历史分位为55.47%,机会值为17.78倍,平均值是23.69倍。目前估值在平均值附近,估值处于合理范围,不贵也不算便宜。当然如果按照该指数中长期风险收益表现,以及半导体行业的高弹性、高成长性特点来看,当前位置是具有性价比的,具备一定的估值安全垫。 从中长期表现来看,不论是年化收益还是风险收益维度,该指数表现均优于同类对比指数,在大部分时间均能跑赢标普500和道琼斯工业指数,体现该行业较高的进攻弹性和高成长性的特点。

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呈现全面覆盖半导体各细分领域,侧重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中大市值公司的特征。从成分股市值和行业分布情况来看,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分布在500亿以上的中大市值成分股权重较高,芯片设计和半导体设备细分领域相关的成分股不论是个数还是权重上均较高,权重股中排名靠前的有中芯国际兆易创新紫光国微北方华创等等。

两个指数中,以博道和中芯国际为代表的中美国半导体龙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大部分均在40%以上,研发支出也维持在30-40亿元左右,均呈现出明显的高成长、重视研发的特点。

(消费类芯片增速有望率先见底回升)

从中长期的视角看,消费电子对芯片的需求量在总需求量占比超60%,目前消费电子景气底部明确,伴随2023-2024年经济复苏、需求端5G的发展驱动,该板块景气回暖信号明显。由此带动上游的芯片板块预期也将迎来景气拐点,预计库存修复的拐点或将于2023年二季度或者三季度出现。根据IDC的数据,202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下降9.1%,全年出货量为12.4 亿部。202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同比增长2.8%,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AI芯片是AI的算力基础,生成式AI的发展势必带来对AI算力芯片的大量资本开支,未来18个月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GPU、ASIC和FPGA的搭载率均会上升,2025年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达726亿美元。人们越来越乐观地认为,在人工智能技术激增的部分推动下,半导体行业的销售低迷已经达到最低点。

(2019-2025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数据来源:亿欧智库,东吴证券研究所。)

我国半导体产业链面临国际关系变动下的挑战和机遇。国家、产业、资本、市场协同发力下半导体设备、材料板块的长期机遇持续释放,关键终端如新能源车、智能驾驶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功率半导体、车用IC等领域有望迎来量价起升的时代机遇。另外人工智能驱动的新一轮技术升级已经开始,并且展现出巨大的能量和广阔的商业化前景。这一轮GPT及AIGC的发展,其核心在于高算力的芯片,将带动高算力芯片需求激增。目前,国产服务器和算力芯片的相关公司,仍处于追赶阶段,但有望在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下,不断取得突破。

总结:半导体是高波动、周期性的行业,做投资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有这个心理预期,在碰到波动时,要知道这是行业板块的正常属性,不要被打乱阵脚。我认为对二季度的半导体板块应该更乐观一些。在面对短期波动,结合自己的情况从容应对。虽然板块已经涨了一波,但是考虑到今年下半年行业重回上行,当前半导体板块依然处于中线布局的时间窗口。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资金分配、收益率目标来思考应对短期波动。如果你不着急赎回本金,而且当前的收益率和仓位还不太满意的话,可以考虑趁着回调借基补仓。

来源:景顺长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