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榕财富风险投研
大家好,我是海榕君。
周末,人工智能板块继续发酵,国家队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加速》,被多个重要媒体转载。文章中提到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5080亿元,同比增长18%,特别强调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正在加快扩展。
文章中还举了3个例子:
无论国家队提到的应用广度,还是英伟达提到的AI软件, 都指向的是AL+ 应用端。底层咱们玩不了,应用端很适合A股的生态,各行各业的公司都可能受益于AI的应用。
前一段市场主要是围绕人工的智能的底层炒作,包括数据中心,云计算,算力,光模块,服务器、AI芯片,后期大概率继续向AI+ 的各种应用衍生,很 游戏行业指数周五又大涨 6.58%,因为游戏行业大概率是最容易受益于AI之后,产生业绩的。
国家队提到医药应用之后,市场可能会增加医药类公司的关注 。实际上,医药行业确实也在和AI 紧密合作,英伟达官网 3 月 22 日显示,全球 100 多家医疗保健企业正在与 NVIDIA 就 Clara 模型合作 ,推动人工智能加速解决方案。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其市场规模在 2025 年有望达 385 亿元,2020-2025 年 CAGR 达 46%。
周五惊闻医药女神葛兰买了几个亿的寒武纪,生物医药公司感觉已经被抛弃了。周末,有几个上市医药公司,在互动易喊话AI+, 包括成都先导,药石科技,信立泰、健康元、恒瑞医药、昭衍新药、华东医药、一品红和睿智医药。好像在说:股价不能一直跌啊,医药也是正宗的AI+股啊。
再说说其他的公司:
周五,A股两市成交万亿,估计是不少基金经理被AI洗脑了,开始投降调仓,整体中位数就是不涨不跌。
未来可能万物皆可AI+,市场炒互联网+的时候,连教育行业都猛炒,本质还是选本身自己确实业绩改善,产业趋势开始向上的行业或者公司,没有业绩纯炒概念的算了,AI只是甜点。
来源:海榕财富风险投研
展开阅读全文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或基于大数据智能生产,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此做出的投资决策需自担风险,与通联数据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