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说
周末美国硅谷银行倒闭的新闻发酵,大家都在关心,这件事会否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重演。
周五文章我只是简单说了几句,既然大家关心,咱们今天就专门聊聊这事,尤其是对A股的影响。
1
硅谷银行为什么会爆雷?
北京时间周四晚上,硅谷银行爆雷,股价暴跌60%。
周五晚上,美国加州监管机构宣布关闭硅谷银行,并任命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破产管理人。
之所以爆雷,根源在于去年至今的美联储暴力加息,太快太急了。
其实按理说,加息对银行是好事,因为银行的利差也就是毛利率扩大了。
但如果加息太快太急,情况就变样了:
疫情后美联储降到了几乎零利率,对应国债既安全,还能有那么一点点利息,于是硅谷银行把储户的大量低息存款资金买了国债产品。
去年至今,美联储把利率从零直线拔高到四五个点,国债价格暴跌,硅谷银行根本来不及调仓,就出现了巨大亏损。
这个时候,他的客户感受到了危险,开始陆续要求取走存款,此时他不止亏损,还面临挤兑风险。
为了筹措资金应对挤兑风险,他计划再融资,拆东墙补西墙,结果这一举动一下子让市场所有人都知道他有风险了,于是股价暴跌。
2
硅谷银行倒闭,能否演变为金融危机?
硅谷银行这一幕与2008年次贷危机的初期确实很像,当年也是美联储连续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价格崩盘,一众金融机构过去几年买了大量的地产作为底层资产的金融产品,于是纷纷爆雷。
由于金融市场的风险具有传染性,当硅谷银行爆雷之后,市场开始联想,其他金融机构也将陆续爆雷,就像当年雷曼兄弟倒闭一样成为导火索。
但事实上,这次硅谷银行事件与当年次贷危机有很大的不同:
(1)硅谷银行的规模及影响力不如2008年。
之所以硅谷银行受关注,是因为他过去几年优异的成长性,类似于A股的宁波银行。
从他过去的股价涨幅就能看出来,2020年到2021年,从 127元涨到了763元,股价翻了6倍,是一个超级明星大牛股。
前不久,福布斯还把他评为2023最佳银行之一。
但他的规模是有限的,在美国能排到大概15-16名的规模,且他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硅谷地区;而当年雷曼兄弟可是美国顶尖的投行之一,业务遍及全球。
相比于国内,硅谷银行相当于锦州银行加上包商银行的规模。
当年包商银行出问题之后,恐慌情绪很快就消除了,对金融市场并没有持续影响。
(2)美国金融监管和应对经验好于2008年。
正是因为2008年次贷危机敲响了警钟,之后美国加强了金融监管,金融部门在强监管下整体杠杆较低,资本充足率也相对健康,这种情况下,很难像当年那样发生大面积的债务危机。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美国监管部门已经有了充分的应对经验。
2008年之所以从次贷危机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也是因为当时美联储应对经验不足,初期还犹疑不定,下手较晚。
这次硅谷银行的事件刚一露头,监管部门便火速介入,从硅谷银行露出危机苗头到宣布他倒闭,再到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只过了三天。
所以我倾向认为,这次事件应该不会产生金融危机,只会有危机预期的恐慌。
3
硅谷银行事件对A股有哪些影响?
(1)对A股银行股的影响不大。
虽然同为银行股,但我们国内首先没有快速暴力加息的问题,利率水平一直偏低且保持平稳;
地产才是影响国内银行的关键,地产市场经历如此大的变故,也没见哪家银行出问题,更何况是远在天边的美国银行。
(2)对A股科技创新板块有一点影响。
硅谷银行主要面向科技创新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是硅谷初创公司融资的中流砥柱。
他倒闭了,科创企业的存款就拿不回来了,虽然有25万美元的存款保险保障,但多数科创企业的存款规模都远不止25万美元,在那之上的部分就打水漂了。
这些科创企业下周就要发工资了,没钱就开不出资,到时候会面临公司经营的震动。
很多风险投资机构的钱也都存在硅谷银行,他们没钱了,也就难以扶持投资新的科创企业。
而且除了硅谷银行,还有很多中小银行也在面向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也都会面临类似的风险。
中美科技创新企业之间,从估值映射到风险偏好,都有一定的联动性。
美国那边科技创新企业出现地震,不可避免也会连累A股的科技创新企业。
(3)对A股成长股的影响,利好大于利空。
这事出来之后,会倒逼美联储重新考虑加息计划,这样加息下去,金融风险会继续扩大下去。
危机和通胀相比,到底哪个更重要?
所以周五晚上,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就是因为市场预期,3月23日的议息结果可能还是维持加息25个基点,而非50个基点。
之前多次说过,目前宏观背景下,美债收益率(十年期)对A股成长股的影响要大于美股波动。
所以,我认为创业板代表的A股成长股群体,未来有希望越走越强。
如果下周初受美股风险事件影响而下跌,可能存在捡便宜的机会。
来源:一谈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或基于大数据智能生产,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此做出的投资决策需自担风险,与通联数据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