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已过度炒作,但这个领域还未被重视

专栏头像

大V说

放松眼睛听

线索主要标的

2月27日至3月2日,由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主办的202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与会者围绕5G新动能、数字化和金融科技等议题展开探讨。大会呼吁加强国际合作,跨越技术鸿沟,共谋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本届大会以“时不我待”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00家企业参展。在为期4天的大会上,中国通信和科技企业向世界展示了前沿通信和电子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受到高度关注。

电信运营商方面,2023年运营商向5G应用生态主导转型,算力网络、云网融合取得阶段性成果。通信设备厂商方面,华为展示了5.5G时代的领先技术和商用新机会,发布FTTR全光家庭星光F30、业界首个商用50GPON,中兴通讯展示了新一代自智网络解决方案,助力运营商加速迈向L4高阶自智。卫星互联网方面,高通宣布骁龙卫星通信合作厂商,联发科发布3GPPNTN芯片,首批商用手机亮相。

6G方面,爱立信、NTT Docomo等厂商进行实验性的6G原型演示,中国电信研究院、中信科移动均发布6G网络架构白皮书。期间,工信部部长金壮龙称,组建IMT-2030推进组,全面推进6G研究。于是,资本市场的6G相关概念开始火热。

什么是6G?

目前,6G相关技术标准还在讨论中,6G是什么还没有权威的说法。但可以参考IMT-2030推进组的相关研究,IMT-2030 (6G) 推进组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指导下,系统推动中国6G 研发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代表中国6G 科技和产业最前沿进展。

根据IMT-2030推进组2022年7月发布的《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6G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计算等信息技术交叉融合,实现通信与感知、计算、控制的深度耦合,具备泛在互联、普惠智能、多维感知、全域覆盖、绿色低碳、内生安全等典型特征。

一是泛在互联,6G将从支持人与人,人与物的连接,进一步拓展到支持智能体的高效联接,构建智能全连接世界。

二是普惠智能,人工智能将助力6G 实现网络性能跃升,融合通信、计算、感知等能力支持各类智能化服务。

三是多维感知,6G将具有原生的感知能力 ,可以利用通信信号实现对目标的定位、检测、成像和识别等感知功能,获取周围物理环境信息,挖掘通信能力,增强用户体验。

四是全域覆盖,6G将融合地面基站、中高空飞行器、卫星等各类网络节点,实现空天地网络融合以及全球无缝地理覆盖。

五是绿色低碳,6G将以绿色低碳作为网络设计的基本准则,通过在技术创新、系统设计、网络运维等多个环节融入节能理念,降低6自身能耗,同时赋能行业低碳发展。

六是内生安全,6G将通过构建内生安全机制、增强设备安全能力协同等,有效提升网络安全与数字安全。

总体看,6G网络将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拓展移动通信能力边界,全面引领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最终实现“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6G美好愿景。

6G带来什么变化?

从应用场景看,6G全面支持以人为中心的沉浸式交互体验和高效可靠的物联网场景,构建超级无线宽带(沉浸式云XR、全息通信、感官互联)、超大规模连接(数字孪生)、极其可靠通信(机器控制)、普惠智能服务(智慧交互、智能互联)、通信感知融合(多维感知)等应用场景。

1、超级无线宽带

超级无线宽带是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eMBB)的演进和扩展,不仅将极大提升以人为中心的沉浸式通信体验,也将在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无缝覆盖。超级无线宽带场景将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工作、教育、娱乐等多个领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热点部署的场景下,以人为中心的通信(例如,沉浸式XR、通感互连、全息通信等)和以机器为中心的通信(例如,视频监测控制、工业机器人触觉反馈等)均对峰值速率、用户体验速率、系统容量、频谱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比如XR(extended reality, 扩展现实)业务不断向超高清、3D、浸入式、实时交互方向发展。XR 将从信息娱乐、远程教育等切入,替代面对面服务,同时逐步扩展到智慧安防、智慧城市、智慧工厂、数据中心等领域,助力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未来云化XR 系统将实现用户和环境的语音交互、手势交互、头部交互、眼球交互等复杂业务,需要在相对确定的系统环境下实现低时延与超高带宽,才能为用户带来极致体验。

2、超级无线宽带

超大规模连接将在5G 海量物联网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MTC)基础上,拓展全新的应用领域和能力边界。超大规模连接的对象将包括部署在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场景的各类设备,典型应用包括远程抄表、环境监测、智能灯杆互连等。此外,未来数字孪生世界将通过部署大量传感器,实现对日常生活中各类设备的数据采集及传输,并通过建模、推演、决策等环节与物理世界交互。

超大规模连接的场景特点是连网设备数量巨大,但其中大部分可能仅产生零星散发的流量。与5G 中仅支持大规模设备的低速率传输相比,6G 超大规模连接设备的传输速率将从低到高不等。

数据包的传递频次根据具体应用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从一天一次到几毫秒一次不等。此外,具备不同采集能力的传感器其寿命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一场景在某些用例下也需要支持高精度定位、高可靠性和低时延能力。

以数字孪生城市为例,基于海量传感器、高清视频监控、无线感知等手段采集数据并进行高精度模拟,能够实现对数字城市的监测、诊断、预测,从而辅助对物理城市的精细化管控,助力构建新型智慧城市。

3、极其可靠通信

极其可靠通信将在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URLLC)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能力。典型应用包括智能化工业领域的机器人协作、无人机群和各种人机实时交互操作,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全功能自动驾驶,精准医疗中的个性化“数字人”及远程医疗手术,以及智慧能源、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等。

除更低时延和更高可靠性要求外,机器协同交互类应用对抖动、时间同步、稳定性等确定性指标也提出了极高需求,同时需要具备中高速数据传输和超高精度定位的能力。为此, 6G 网络设计需要考虑多维度性能需求。

未来协作式机器控制系统将基于生产作业流程,实现人机物与环境的多维度协作。协作式机器控制将从智慧工厂切入,逐步扩展到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领域,从封闭场景、现场局域范围向开放场景、广域覆盖逐步拓展,助力各行各业提升工作效率,确保工作安全。

协作式机器控制需要更精准的工作环境及机器动作感知,更智能的精细化控制,更准确的控制指令执行。这需要系统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服务,以满足超低时延、超高可靠、超高确定性的控制需求。

4、通信感知融合

通信感知融合是6G 新增典型场景。感知和通信的集成将提供高精度定位、环境重构、成像、识别等多元化能力,极大促进超高分辨率和精度的应用需求,如超高精度定位、高分辨率实时无线地图构建、基于设备甚至无设备的被动目标定位、环境重建和监控、手势和动作识别、产品缺陷监控、访客识别等。此外,通信感知融合也将有助于提高通信的性能和效率,例如,通过考虑用户移动轨迹和环境变化来优化无线资源利用率。通信感知融合可以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为车联网、智能工厂等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一场景增加了新的性能维度要求,例如对距离、速度、角度的感知分辨率、感知精度、检测概率等,其指标需求因应用而异。对于定位和环境重构等功能,需要超高精度和分辨率;对于成像功能,超高分辨率是关键;对于手势和活动识别,检测概率是首要考虑因素。

市场在关注什么,又低估了什么?

根据市场最近的反应,我们关注到,市场对于天基互联关注度比较高,近期中国卫星、中国卫通铖昌科技金信诺等纷纷走强。诚然,根据我们前面梳理的IMT-2030推进组对6G的设想来看,天地融合通信将是6G区别于5G的重要变化之一,相关方面被资金追逐也容易理解,但6G毕竟还处于研发阶段,并不是近2年能快速落地的项目,即便天基互联是未来的方向,是长期需要关注地方,但短期也有炒作过热的嫌疑。

MWC 202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于3月4日落下帷幕,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会长葛瑞德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6G被过度炒作,5G潜力则被低估。他说:“(数字化时代的)数据每年增长30%,从现在到2030年,我们大约需要投资1.5万亿美元,而其中90%的资金将投入5G相关领域。”

据我们了解,从5G到6G,还需要经过至少3个Release(技术规范)的讨论,2023年即将开启的是Release18,后面还有Release19、Release20。三个技术标准落地后,才是6G标准的展开,因此我们认为短期对6G不能使力过猛,要将其视为一个长期趋势去对待。

正如葛瑞德所说,短中期内,能够大规模落地的还是5G相关投资。而5G相关投资里就有一个千兆网关,我们认为是被市场忽视的地方。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词——GPON(无光源接入系统)。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Gigabit-Capable PON)是一种点到多点拓扑结构的光接入网技术,它釆用无源光器件连接局端和远端设备来实现全业务的透明传输,并且能够在同一架构中实现语音、视频等综合业务的接入。GPON作为新兴接入网技术的突出优势在于低成本、易于维护和扩展性能好,且提供的带宽较高,可广泛用于各种宽带接入网系统中,并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实现高速接入,成为继APON、EPON之后比较具有吸引力的用户接入网解决方案。GPON 可应用于接入网中的光纤到户、光纤到楼/路边和光纤到交接箱。

GPON技术由于具有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长、效率高等多种优势,更能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成为近年来FTTX领域的热点技术之一。

1.传输速率高

按照标准规定,GPON的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最高可达2.448Gbit/s,能够满足未来网络应用日益增长的对高速率的需求。

2.传输距离长

GPON在单一光纤中完全集成了语音与数据。以其本身的格式传输语音与数据,不会额外增加网络或CPE的复杂性,并具有更远的传输距离。ONU之间的距离最远可达20km,逻辑距离覆盖可达60km。GPON的这一特性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接入需求。

3.效率高

带宽是运营商的一种有限资源,因而必须实现最大的网络利用效率,在有限的带宽条件下获得最大收益。然而,由于不同PON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必须综合考虑解决方案的整体成本。GPON在扰码效率、传输汇聚层效率、承载协议效率和业务适配效率等方面都比较高,其总效率也比较高,因而可以有效降低系统成本。所以,GPON解决方案可以使用户拥有更高带宽,它可以在接入网络上提供单个光波长高达2.488Gbit/s的速率,在单一光纤光缆中提供高达20Gbit/s的多波长速率,提供经济的T1/E1和以太网连接。

GPON解决方案可以大大缩短运营商的投资成本回收期。在已经铺设了光纤的地区,GPON解决方案的投资成本回收期为9〜16个月,视业务覆盖的楼宇和用户数量而定;需要新的支线和支线光纤站时,整个网络的回收期约为12〜24个月。

结合GPON的技术特点,不难看出其是实现6G设想里超大宽带连接的重要技术方案,其也是5G时代甚至6G时代网络设备的主要受益者。近两年,国内正在加速布局智能家庭网关。

已经有相关公司因为网络连接设备的销量上升而受益。根据创维数字公布的2022年业绩预告,公司2022年盈利73,000.00万元–91,000.00万元,同比增长73%-115%,主要是因为公司智能终端的数字智能机顶盒和宽带网络连接设备销售数量、营收规模及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我们根据中国移动等的招标信息分析,目前智能家庭网关(其中就包括GPON)的主要参与者主要有中兴通讯烽火通信创维数字星网锐捷等。

关注,创维数字:在22年7月公告的中国移动2022年至2023年智能家庭网关产品集中采购(第一批次)中,移动总公司采购GPON产品2095万台和10G GPON产品535万台。

创维数字GPON合计中标352万台,份额为16.8%;10G GPON合计中标100.6万台,份额为18.8%。而在近日中国移动公布的2022年至2023年智能家庭网关产品集中采购第二批次班车式采购(公开采购部分)中选候选人公示。创维数字拟中标,包一到包五中标份额分别为14.49%/28.98%/17.39%/14.49%/40%,中标份额持续提升。

根据天风证券分析,预计2023年创维数字归母净利润约10.6亿元,对应公司当前市值190亿元,2023年对应PE仅为17.9倍,处于创维数字近5年以来的低位水平。

参考资料:

20230307-天风证券-创维数字-中移动第二批网关集采落地,行业景气持续

来源:九方金融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