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说
基建股近期反复走强,中钢国际、深城交、Z国化学、Z国交建、宁波建工、安徽建工等大涨。
消息面上,2月份建筑业PMI提升3.8个百分点至60.2%,建筑业新订单提升4.7个百分点至62.1%,地产、基建相关加速回暖中。
中银证券研报认为,首先,2023年各地Z府工作报告仍用了较大篇幅强调基建投资。
对于基建投资中占比较高的交通、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各省市工作报告中均有提及;
其中,“交通强G”在3个省的Z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而“城市更新”在7个省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
其次,地方Z府土地收入温和回升,有望为年内基建投资贡献资金增量;
专项债、准财政工具将继续对Z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做出较强支撑。
此外,2023年地方重大项目规划继续向道路、城市设施倾斜,这一项目规划特点同样显示出基建对2023年扩内需的重要作用。
商务B推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贸易等全方位的合作,进一步擦亮共建“一带一路”的绿色底色。
大摩料Z国首季经季调后实质GDP环比升7.5%,基建项目加速推展。
有机构复盘复盘历次“一带一路”峰会,低估值大央企普遍上涨20%-30%,国际工程公司弹性更高:
1)2017年1月至4月,自17年1月17日宣布开会涨至会前(5月14日-15日)1个月左右结束,以Z国交建、Z国化学为首的大建筑Y企涨幅20%-30%,国际工程公司普遍涨幅约40%;
2)2019年1月至4月,18年11月宣布开会,自1月底2月初春节后涨至会前(4月25日-27日)半个月,以Z国交建、Z国中冶为首的大建筑Y企涨幅20%-30%;
国际工程公司表现出更高弹性,普遍上涨50%以上,其中北方国际和中钢国际涨幅分别达到96%和75%。
在海外市场疫后投资恢复和“一带一路”叠加下,2023年国际工程市场有望迎来重大机遇,该行认为对比2014年“一带一路”,本轮更具重要性和必要性,市场化驱动因素更强。
东南亚(全球制造业转移)、中东(资源优势下拥有雄厚资金实力,保障大规模基础设施、工业投资计划落地)、俄罗斯(俄乌冲突后由欧洲技术转向东方技术)。
12月基建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上升,12月我国基建投资完成额(不含电力)累计为16.7万亿元,较21年同期同比增加9.40%,增速较11月环比上升0.50个百分点。
本周开复工持续回升超过去年、实物工作量可期,进度市政基建房建。
重大会议聚焦稳增Z/G改/一带一路,央/国企多重催化进可攻/低估值退可守。
比如Z国交建/Z国中铁/Z国建筑/Z国铁建/安徽建工中钢国际/中材国际北方国际/上海港湾/龙建股份等。
重要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
来源:财学堂
展开阅读全文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或基于大数据智能生产,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此做出的投资决策需自担风险,与通联数据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