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说
国内大储市场蓬勃向上,有望实现高速发展。政策引领下,我国储能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在即。预计2023年国内大储新增装机有望达33.2GWh,同比+124.8%;2025年新增装机量有望增至90.2GWh,2022-2025年CAGR达83%。储能商业模式因地制宜,重点区域独立储能理论上已具备经济性。资料显示,独立储能项目储备规模庞大,或将成为引领国内大储装机的主要驱动力,独立储能发展的6个主要省份收益模式,理论IRR可达7%及以上。 国内大储市场高景气方向确定,独立储能商业模式落地或进一步刺激装机增速提升。关注重点环节参与者。 大储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储能设备、中游系统集成、下游电站等环节。其中,储能电池和PCS是大储产业链价值量最大的两个环节,分别约占系统成本的60%和15%;储能安全环节重要性日益凸显,温控、消防环节分别约占系统成本的2~5%,液冷方案渗透率的提升和Pack级消防的推广或将进一步提升板块价值量。系统集成环节参与者众多,专业集成商、大功率PCS厂商、老牌电力设备厂商均有参与。
重点介绍几个龙头公司,重点关注。其实最大的是宁德时代,但这个万亿公司,是大机构的必配,说和不说都在那里。下面我们另讲5只。一说大储,你就可以翻出来。
1、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占比稳步提升,大容量新品有望放量。
储能电池有望贡献强劲业绩增量。公司是国内大圆柱电池龙头,动力、储能电池市场地位领先。公司储能电池收入占比逐渐提升、在手订单充足,随着布局产能逐渐释放,储能电池营收有望达到公司动力电池板块(公司统计口径,包含动力和储能电池,区分于消费电池、材料等)的一半以上,成为营收的重要增长来源。公司规划到2025年将实现电力储能100GWh产能规模,储能电池有望贡献强劲的业绩增量。公司280Ah、560Ah产品契合大储需求,成长性可期。公司把握储能行业趋势,积极布局新产品,卡位大储赛道。公司2021年推出280Ah储能电芯,同年获得北美UL9540A认证,海内外产品需求旺盛;2022年11月亿纬林洋10GWh280Ah储能电池正式投产,有望进一步提高交付能力。2022年10月,公司发布560Ah储能电池新品,单只电池可储存1.792kWh能量,循环寿命超过12000次,可以简化集成成本、提高集装箱电量6.5%,产品预计2024Q2开启交付。公司储能电池产品和产能布局持续加速,成长性可期。 大圆柱电池头部企业,46系大圆柱放量可期。公司布局4680和4695电池,2022年6月在湖北荆门拟投资43.75亿元建设年产20GWh大圆柱46系列电池项目。2022年9月拿到宝马2025年“新世代”车型46系大圆柱电池定点,并将在欧洲匈牙利新建20GWh的电池工厂。同时还获得大运汽车等车企定点。特斯拉4680电池量产在即,大圆柱市场空间有望打开,公司作为国内大圆柱电池龙头,业绩有望受益。
2、鹏辉能源:战略聚焦储能,大储户储齐发力。
聚焦储能赛道,实力业内领先。公司是最早涉及储能行业的锂电公司之一,储能电池解决方案业内领先,产品包括家储/大储/通信储能电池。2021年,公司在CNESA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中位列第二。公司储能业务占比逐渐提升,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经提升至50%,远期规划储能电池业务占比提升到80%以上。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中,目前户储占一半以上,后续大储有望受益于全球装机高增趋势,贡献业绩增量。合作领先客户,大储放量在即。公司储能电池覆盖户储、大储、通讯等场景,户储及便携式储能客户有阳光电源、艾罗、三晶、RCT、 德业股份、正浩、公牛等;大型储能客户有 阳光电源、三峡电能、中节能、 智光电气、 天合光能、 特变电工等;通讯储能客户有中国铁塔、 中国移动等。大储方面,公司被 阳光电源评为“2021年度优秀供应商”(2022年评选尚未公布),获得头部客户青睐;2022年内,公司分别和 智光电气、三峡电能、中电建新能源集团等集成/EPC厂商达成战略合作,为后续发力大储提供了基础;海外市场方面,公司280Ah电芯获得北美UL9540A认证,150Ah电芯获得TV南德全球首个IEC62619:2022认证,大储海内外业务均有望向好。
3、阳光电源:光储业务受益于硅料价格下行,龙头成长性领先。
光伏逆变器:龙头地位稳固,光伏逆变器业务增长有望持续。公司是光伏逆变器全球龙头,2021年全球出货47GW,居全球首位。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布局全面,涵盖10~8800kW功率范围,远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光伏装机需求有望大幅受益于硅料价格回落,地面电站、分布式装机同步发力,公司逆变器营收有望持续增长。储能业务:大功率PCS产品、IGBT拿货能力构成壁垒,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公司是大储PCS全国龙头,储能系统业务足迹遍布中、美、英、德、日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锂电储能装机规模连续六年位居中国企业第一。大储变流器环节存在一定壁垒,包括大功率产品的技术积累、IGBT的供应能力、对电网的理解等,公司作为头部企业,大储业务竞争实力强。公司在调研公告中预计2023年大储产品出货量有望达到15GWh,实现翻倍增长;同时,考虑到硅料降价带来客户端成本压力的放松,以及碳酸锂价格对利润挤压的减轻,公司盈利能力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实现量利齐升。
4、南网科技:储能EPC引领成长,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业务布局涵盖技术服务+智能设备,储能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公司脱胎于广东电科院,第一大股东为南方电网。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技术服务+智能设备两大类,技术服务包括“储能系统技术服务”和“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两类;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监测设备、智能配用电设备和机器人及无人机3个类别。公司储能业务(属于新能源装备事业部)包括EPC和并网检测调试服务,2022年上半年已全面向承接EPC业务转型,独立调试业务规模和占比逐步降低。公司在手订单饱满,前三季度累计中标储能EPC项目320MW/429MWh,中标金额共计10.27亿元,在手订单饱满,储能业务占比有望持续增长。订单质量优、成本控制强,储能业务盈利能力有保障。2022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31.26%,其中新能源事业部(储能业务所属事业部)毛利率17.30%。公司通过把控储能EPC订单质量,以及电芯集采、Pack产线自建等方式,保障储能EPC业务毛利率表现,盈利能力优良。 南网区域储能装机有望高速发展,公司业绩增长空间大、确定性强。2021年5月,南方电网在《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白皮书》中提出,“十四五”期间推动新能源配套新型储能20GW,增长空间广阔。广东省2022年公布的独立储能项目储备已超过12GWh,电力现货市场的常态化运营和辅助服务市场的完善有望推动其储能项目加速落地,南网区域储能装机增长可期。公司对电源侧以及电网侧各项技术特性有着深刻的理解,技术实力突出,有望把握南网及全国大储装机增长机遇,业绩增长空间大。
5、科华数据:数据中心+储能双轮驱动,海内外业务全面布局。
数据中心+新能源双轮驱动,储能PCS和集成市场地位领先。公司旗下有“科华数据”和“科华数能”两大业务主体,数据中心相关业务和新能源业务双轮驱动。数据中心方面,公司是数据中心UPS全国龙头,主要产品包括模块化UPS电源、电池箱、配电柜等,业绩稳定增长。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重点发力储能业务,2021储能PCS国内和全球出货量在国内企业中均排名第二;储能系统集成领域,2021年国内和海外出货量在中国企业中排名前十。海内外储能业务齐发力,大储、户储均有布局。大储方面,2022年公司逆变器解决方案入围中国能建、中核(南京)、中国电建、中石油及国家电投等大型国央企集采项目,规模达到GW级;公司已面向全球发布S液冷储能系统,产品具备主动安全、智能高效、精简灵活等优势,市场反馈较好。户储方面,公司iStorageE产品在手订单充足,与欧、美、澳客户签署共计400MWh订单,顺利打开市场。公司储能业务布局全面,大储市场地位突出,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我们是全球最主要的储能市场之一,国内储能各环节企业在全球竞争实力强,在国内市场“近水楼台”占据主要份额,分享市场增长红利。国内储能市场具备优良的成长性,以上龙头收藏自选跟踪。 汇总自选:
1、亿纬锂能
2、鹏辉能源
3、阳光电源
4、南网科技
5、科华数据
ok,周末愉快!
来源:云水十千
展开阅读全文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或基于大数据智能生产,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此做出的投资决策需自担风险,与通联数据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