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利空!直接清仓!

专栏头像

南山之路

线索主要标的

昨天踩点开盘时间发布的 2月份PMI 数据,让市场打了鸡血一样,一通猛拉,直接给冲过了头,今天回调一些,其实可以理解。

你总不能期待大A 这个一向不成器的玩意,突然间就疯狗般的无限乱冲吧。

而且,大盘虽然略有回调,其实还算过得去,真正惨的是创业板。

创业板本就已经千疮百孔,今天又补上狠狠一刀,主要是新能源太不争气了。

昔日的小甜甜,为什么现在成了牛夫人?

早在去年末,我就不断强调,除了新能源外,我看好市场大多数的行业板块。

核心逻辑是:新能源2023年的增速下降是大概率;而市场大多数行业却会因为疫情放开,基本面会回暖。

也就是说,新能源的基本面是边际走弱,而大多数疫情受损的行业,基本面是边际走强。

再加上,本身新能源在股价位置高位,而消费、医药、科技、制造、周期等大多数行业股价位置很低。

以数据为证:

国内今年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速25%~30%左右,全球整体增速中枢基本跟国内差不多,远低于 2022年 93% 的增速。

光伏: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30GW,同比增长35.3%。在保守和乐观预测下,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280-330GW。按照中枢300GW,同比增幅是30%。

反之,2022年消费、医药、科技、制造、周期等大多数行业的业绩,基本是负增长,今年回暖是大概率。

如果你是大资金,你会选股价高位同时基本面走差的,还是选股价低位同时基本面向好的?

除非脑袋被门夹了,才会继续坚定信仰新能源吧,这可能就是所谓“夹头”的来由。

新能源过去半年多跌跌不休,而其余大多数行业基本都轮动了一圈,龙头涨幅普遍 40% 以上,是有逻辑支撑的。

不过,以上主要是复盘回顾,我觉得现在继续看空创业板和新能源就没必要了。

至少,跌到这个位置以后,超跌反弹是随时可能来一波的。

今天新能源的下跌,倒还真是有一个利空:特斯拉的“宏图篇章3”翻车了,饼画的不及预期。

盘中,看到了这样一张扎心的图:

我上午在星球就有总结:

减速器、锂电池产业链、光伏、稀土、汽车一体化都跌的很凶,主要是特斯拉今天早上的投资者日,让市场大失所望了。

特斯拉本身的技术展示完毕,总体来说就是低于预期,没有新车发布,没有技术细节展示。

因此,特斯拉自个就盘后暴跌 5.6%,带动今天锂电池板块大跌。

储能、一体化压铸、机器人等都有提到,但是也没啥细节。

而市场之前对特斯拉的“画饼”期待很高,这下子大失所望,于是储能、一体化压铸、减速器一起暴跌。

最后,马斯克提到下一代电机可能不使用稀土、下一代平台减少75%的碳化硅,导致稀土、碳化硅板块暴跌。

这次特斯拉投资者日,对减速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稀土板块,造成巨大的情绪打击。

人形机器人不及预期、下一代电机不用稀土,机构一定是解读为重大利空了,不排除部分机构直接清仓了。

稀土这一块我并没有跟踪,但减速器龙头绿的谐波,是这两年星球重点关注的公司之一,做过一轮,也吃到过比较大的肉,我觉得多跌跌肯定是机会。

其他重要消息

1、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炉,数据比较扑街,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媒体、卖方的标题都是“回暖”,他们硬找的理由是环比 1月份增长比较多,但1月是春节,这能比么?

外资机构可不会被忽悠,今天港股蔚来汽车暴跌 13%,小鹏汽车大跌 5%,比亚迪、理想汽车、零跑同样收跌。

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今天说了句大实话:降价不一定提升销量,但可以打击别人。

确实,汽车销量是有顶的,一家降价能抢别人的市场。大家都降价,消费者爽歪歪,但车企就苦逼极了,只能互相厮杀,争夺有限的客源。

车企的苦也会向中上游零部件、原材料发泄,最终全产业链都鸭梨山大。

2、2月百城房价结束“七连跌”,2月百城新建住宅均价16174元/平方米,环比持平,同比下跌0.06%;

今年各地出台稳楼市政策已超百条,没办法,楼市就是地方的亲儿子,看着楼市软趴趴的,地方可是着急的不得了。

楼市也确实有回暖,主要是去年12月和今年春节期间积压了不少需求,集中在 2月份释放了,持续性如何还不太好说。

对于地产,我是这样理解的:一方面楼市回暖的确定性很强;另一方面上峰对楼市是“托而不举”,房地产税也在推进。

所以楼市会回暖,但回暖的力度可能不会特别强(当然,这不代表地产链不值得投资)。

毕竟缺少了投资需求,光靠“刚需”、“改善房”,每年 10亿平米(对应1000万套房)的新房销售就差不多了。

PS:1995~2016年,每年新生人口仅 1600万~2000万人,这个数据除以2,推算新房需求量 1000万套,已经是严重高估了需求。

而2022年,新建住宅销售量是 11.46亿平米,其实长期来看,上升空间很小,却还有下降空间。

房价真的不能再涨了,否则泡沫终有破灭的一天。我相信这不仅是普通人的共识,也是高层的共识了。

3、有人大代表建议,免除 2024年后出生孩子学费至大学。

又来存量不解决、只解决增量的套路,总喜欢玩这种恶心人的手段,这意思是 2024年前出生的孩子,就活该让父母掏钱上学?2024年后的孩子就一路免费么?

虽然这建议大概率不会被采纳,但要真实施了,像我这样孩子才两三岁的人,或者只要是没赶上趟的,岂不是亏大发了?

想想就觉得可笑无比,这不是人为造成不平等么~

--------

现在白马蓝筹们持续阴跌,给你持续的慢刀子割肉,一不留神十天半个月下来,发现 20个点就没了...

而有股力量在不断推着中字头们上涨,真等散户回过神来,觉得趋势好了,哟,接下来你猜会发生什么?

白马蓝筹这里,也就是消费、医药、顺周期、制造等,其实可以找机会低吸。

不过今年的主线方向,政策鼓励的新赛道是必须关注的:数字经济!

也就是信创、软件、互联网、人工智能、计算机等,大概率会一波接一波的炒,中间的调整就是上车机会。

这是能对标 2020年双碳的一个赛道,可以等4月份年报、一季报出炉,看到业绩趋势后再果断上车。

来源:南山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