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仓干!静待全面牛市!

专栏头像

我是腾腾爸

最近几年市场扩容厉害,每年300-500家企业上市。

但退市机制不畅,最近几年每年退市的企业大约有一二十家,2022年创了纪录,也只有46家。

这样的退市数量,跟上市数量相比,天差地别,小巫见大巫。

A股市场已经从曾经的卖方市场完全转化成了今天的买方市场。

股票不再稀缺,投资者有了更大更多的选择余地。

从投资的角度,我认为这不是坏事。

但是,我们经常在舆论场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悲观论调。

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说法:以后A股顶多发动结构性牛市,再也不会有全面牛市了!

不可否认,当“小新差”应有尽有之后,会压低和减轻大众炒小炒新炒差的歪风,从而推动市场交易风格的转变。我自己也反复做出这样的判断——A股体量变大了,以后再发动全面牛市会越来越难。

但是,我从来没有说过“A股再无全面牛市”之类的话。

回观历史上任何一次全面牛市,都有着明显的主线或者转化阶段。

换言之,全面牛市往往都从结构性牛市中演化而来。

这非常符合人性的演化规律:牛市初期,大家都不相信牛市,场内的存量资金只好拣当时逻辑最清晰的少数板块进行攻击;等到这部分被重点攻击的少数板块高涨起来之后,赚钱效应突显,这才会吸引后知后觉的场外资金汹涌而来;当大批量场外资金冲进来时,它们又会寻找新的价值洼地,对还没涨过或者涨幅还少的板块进行攻击,从而带动市场人气进一步高涨。

最终,以点带面,全面开花。

我相信人性不会变,以前反复发生过的事,将来一定还会反复不断发生。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不会再有全面牛市的说法,主要判断依据是市场体量,认为市场体量太大,资金不好推动。

从绝对量上看,的确有一定道理。

但从相对量上看,这样的说法又的确不值一驳。

2005年到2007年那轮牛市,A股的体量跟现在相比的确很小。

当年最疯狂的时候,A股市场全部加总的市值也不过三四十万亿。

但那时候我们国家的经济体量更小,2007年只有二十五六万亿人民币。

所以当年牛市疯狂时,A股市值与中国GDP之比,可以高达130%-150%。

与当年相比,现在沪深股市体量是很大。

截止到昨天收盘(2023年2月13日),A股总市值高达85.8万亿。

但是2022年中国的GDP已经高逾120万亿,今年底,如果不发生大的意外,应该可以达到甚至超过130万亿。

现在的A股市值与GDP之比,只在65%-70%之间。

A股确实是大扩容了,但中国的经济体量扩容得更大更快!

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综上:虽然我认为A股发动全面牛市越来越难了,但难并不代表没有。

我同样坚信,全面牛市一定还会重现A股。

只要中国经济继续发展,一切皆有可能!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我对A股从来不悲观失望。

我对A股的操作策略有且只有一条:在市场低位、股票还不贵的时候,满仓、重仓,并且竭尽所能,利用后续现金流,不断加仓,然后静待全面牛市的到来!

当然,我不认为A股再无全面牛市,是从长期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的。

基于对大众阅读理解能力的不信任,我必须特别提醒你:我从来不预测哪一年会有牛市,以及哪一年会有全面牛市。

“杜鹃不啼,则待其啼”。

投资就是等和守的艺术。

不贵,有投资价值,那就“买入并持有”。

我认为现在的A股,就是可以继续“买入并持有”的阶段,故有此文。

全文完。

来源:我是腾腾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