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向标
上半年,我们顶住了外围各种风险的冲击,抗住了最严峻的疫情考验,股市也终于在恐慌与贪婪中走出了超级深V。
听说A股上半年人均赚了6.4万元,不知道这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笔者向周围朋友问了一圈,要么是心虚又不失礼貌地向我讲解长线价值投资大道理,要么就是“对方不想和你说话,并向你扔了一只草泥马”。反正昂起头开心回应的,基本没几个。
相信经历了这一波深V洗礼之后,很多股民有资格对着新手们以教训者的姿态吹嘘“我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了。”
回顾上半年的种种不容易,有太多变化和案例值得我们去深刻总结与反思。
就现在来说,更重要的事情是,总结得失,让我们可以在下半年更好得辨明方向,再接再厉。
先说结论,如果说上半年还是大家在面对各种风险因素而犹豫彷徨,不敢放心下场,那么下半年将是确定性更高的红利行情。
其中,三季度,将是最值得关注的布局时间窗口。
01
上半年:恐慌与贪婪二重奏
总体来说,上半年全球股市基本是全军覆没,20个主要股指无一上涨,放在历史上这么多年都是少见的。
A股方面,前4月其实也是跌很惨的,所幸5/6月份追回来了很多,最终沪指以跌幅6.63%位居第4,但创业板依然大跌15.41%位居第13。
上半年,通胀、新能源是市场最强的两大主线,所以毫无疑意外地,其下面的细分行业如煤炭、汽车、光伏、材料、公路基建表现全场最靓仔。这其中,真的是妖孽频出,乱象不断,令人咂舌。
还有很令人无比意外的是,酒店餐饮旅游这些受疫情冲击最明显的板块,整体表现强势得丝毫不比主线板块差,这背后其实就是市场对疫情消退的最明确表态。很多人困于新闻消息面的疫情新闻总以为在这些板块因为疫情还在ICU做心脏复苏,离回暖还遥遥无期,殊不知在人家早就在KTV蹦跶嗨翻了。
即使是增长逻辑崩坏、被大家抛弃了的地产,也是在持续大力纾困之下收获了难得的上涨回血。
但只有少部分聪明资金吃到了这一波预期差红利。
上半年下跌最多的,基本还是互联网、教育、医疗、消费电子、有概念无业绩支撑的各种科技概念等板块。
背后逻辑除了宏观经济下行的行业收缩,企业不敢投资扩张,结构转型之下的政策严监管、消费力不振导致的经济循环失效等原因集体影响,导致市场悲观预期。更具体的原因分析不赘述了,一是老生常谈,二是真要说起来几万字都不够。
在前4个月,A股几乎是在内外各种巨大利空因素刺激下引发的踩踏式下跌,甚至连各大基金机构都顶不住穿仓风险缴械投降,猖狂出逃,惨状可谓匪夷所思。
见过大世面的老牌基金经理都纷纷提前减仓观望,有的干脆清仓离职,转身“奔私”。在最惨的时候,有上千只的基金产品被逼到了清仓线,不少来不及调仓的明显基金经理业绩巨亏,从神坛跌入防尘,被股民“吐槽问责”。甚至出现了股民喊话“教基金经理做事”的怪象。
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在那一段时间,中间还伴随做空势力的频频推波助澜,有大量资金突然出现,借着政策监管打压为由,先后集中力量做空地产、互联网科技、生物医药等几大关键板块,进而引发市场的空前恐慌,出现踩踏。
典型如美团,从今年的2月下旬开始,做空资金就开始密集出现,最多的时候一天的做空资金高达数十亿元,最终导致美团股价短短一个月出现腰斩,蒸发了数千亿市值。
这种情形,其实在很多主要港股上都出现过。A股虽然没有做空机制,但港股这些板块的暴跌引发的担忧也会传导过来,最终被一齐了下饺子。
所幸的是监管喊话、政策大红包在数次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终于让做空力量知难而退,市场终于信心回归,从而迎来了5月、6月的强势反弹。
其实,谁也很多人不知道在上半年那几次大暴跌期间,市场暗暗发生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时刻,只是很少人关注到这一点。
但无论怎样,一切都过去了。
在此前,大多数资金都是要么选择减仓观望,要么选择抱团一些大蓝筹避险,导致虽然确实很大程度躲过了前几月的暴跌,但因为一时没有转过思路,导致因此也踏空了5/6月最强的反弹行情。
直到6月上旬开始,市场才逐渐出现很多机构的喊多,和入场抄底的声音,一些姗姗来迟的大佬,带着大量的踏空资金归来,吸引更多资金入场,反而给后面的几个星期带来很强的做多情绪。
02
Q3,或是A股最关键的布局窗口
今年两会几大关键工作目标中,最核心的目标是设定GDP增长5.5%的目标。
但没想到年初几大核心城市相继被疫情冲击,明显影响了经济,导致前几个月的GDP增速不达预期,一季度是4.8%,二季度增长如果还未达目标区间的话,那么留给下半年的压力就会更大了。
但截至目前,也没有明确放弃增长目标的意思。
在6月23日举行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大会上,最高层发布讲话,明确表态“中国将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影响”。
这是最高层年内首次提及经济增长目标。
笔者原本以为6月下旬可能出现中场调整,但没想到调整没几天又上攻,这可能是很大原因之一。
正如此前总结的,从去年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全国两会,金融委会议、政治局会议等重磅会议,以“稳经济”为大局,围绕各行各业的各种重磅利好政策措施层出不穷。
“这两月来,我们见证了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力度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大规模刺激政策,这些政策红利规模和范围,远远超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其他任何时刻。”
其中无论是经济发展模式、目标、还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符合自身国情需要的独立性。所以才有了虽然外围经济在面临历史性高通胀和货币收水导致的经济危机,国内的经济和市场依然能保持稳健和强势的表现。
此前总理在多次场合明确指示过,所有确定的政策,在5月之前能出尽出,项目资金在上半年务必争取落地,加速推进项目,超前启动一些重大项目。所以我们认为在5/6月是政策红利最集中推出的阶段,下半年实干期可能就没那么多了。
但事实并不是,即使到今天,我们依然每天都还可以看到有很多重磅的增量政策出炉,不仅是此前“未出的政策”范畴。
就在笔者今天下午写这篇稿件的时候,就看到了两大重大消息:
这些都是关系“扩投资”的很重磅利好政策。而这些针对细分领域的利好政策,接下来还会有很多很多。
所有这些,都在围绕这个“5.5%”的关键目标去努力,既然上半年没有达标,那么下半年就必定加倍努力去争取实现。
既然现在海外全球收水、俄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边际消退,尤其疫情这个最大风险因素已经确定被摁住,已经没有任何能阻挡中国实现经济目标的阻碍了。
那么,就肯定是一鼓作气,撸起袖子,全面开干了!
所以,我们现在以及下半年,必然是会迎接这种超级逆周期调节带来历史性红利时刻。
这将比2008年之后的大基建时代红利,更持久,更值得期待。
从时间周期看,大概的流程会是:一季度是政策定调,二季度是政策落地,三季度是真抓实干,四季度是检验成果。
但在从来都讲预期的股市,预期未来至少一个季度是基础要求。这就意味着三季度,也就是现在起,将是资金对今年业绩成果预判潜伏的最好时期。
在下半年,你将很可能会看到越来越多企业突然会发布重大投资,重大项目进展、重大合同订单等各种利好,还会看到很多机构下场抄底某股票、配置某板块等消息。
比如这种:
这些板块,一定是上半刺激政策重点引导,以及业绩表现最为突出的领域。
03
去最确定的方向,等风来!
虽然现在与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启动的大基建时代的背景不大一样,但“稳经济、扩投资、促消费”所针对的,主要还是原来的措施思路,原来行业板块。
近期公布的国内关键经济指标数据表现看,这些政策带来的效果确实在不断显现,这是会给市场带来很强的信心循环和传递效应的。
可以预计,随着后续刺激进一步落地,接下来的数据会越来越给人信心。
就股市投资来说,以下是一些板块下半年的判断(不作推荐,仅提供思考参考):
油气煤炭化工:主要逻辑还是在供应链竞争所致,但此前国际原油涨太多,目前有扩产压制油价的趋势,下半年油价回落的概率加大,但供需结构短期不可能缓和,所以石油产业链年内维持景气问题不大,但需要防备业绩兑现带来的资金离场可能。煤炭和化工产业逻辑同理,叠加一些厂商囤积居奇,价格长期难降,虽然有监管压制,但以量补价之下,高收益还是比较确定。
新能源:无论光伏产业链、还是新能源车产业链,政策引导方向,二季度基本都在讲α的故事,三季度也在冲,但增速一定会是边际放缓的,所以四季度就是要看业绩兑现情况了,如果β数据不行,短期调整是可能的。
地产:上半年讲的是松绑纾困的带来的回光返照,销售数据预冷还是大概率数据,未来都会是大鱼吃小鱼行情之下,只有实力的国企是最好避风港。
医疗医药:最近的几次集采的价格降幅数据都不算大,企业留盈利的空间在回升,意味态度转变,最艰难的时刻过去,成长赛道业绩预期回暖(比如医美、眼科、牙科、生物医药),所以三季度的布局机会值得关注。
非地产老基建:今年有很多增量的重大工程项目普遍集中在水利、县域及农村基建、公用事业、城市地下管网、路桥、物流、水泥建材等等,政策刺激绝对是量大管够,为下半年的业绩增量带来强大支撑。
新基建:电网、电力设备、人工智能、AI、AR/VR、半导体、工业软件、东数西算、无人驾驶等属于国家长期大力扶持的领域,这里面有业绩上增厚,也有扩投资和并购带来的景气增长。由于这里面个股太多不好确定标的,一些好基金产品或相关行业ETF是最稳妥的。
消费:下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除了汽车,还有疫后修复的旅游、餐饮、酒店、出行、线下领域。还有通胀涨价带来的刚需基础消费品、如食品饮料调味品和确定性启动的新一轮猪周期,以及最后经济振兴周期所必须的白酒。
来源:格隆汇APP
展开阅读全文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或基于大数据智能生产,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此做出的投资决策需自担风险,与通联数据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