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基之道
五一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2.41%,收盘价3047.06点,重新夺回了3000点大关。
我已经记不起这是历史上的第几次3000点保卫战了。
我只记得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3000点的日子,2007年2月26日。在2007年那场波澜壮阔的牛市里,上证指数并未在这里停留太久,而是一路踩油门直至6124点。那也是大盘至今的最高峰。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2/4/29,不作投资推荐)
或许那时的投资者很难想到,15年之后,尽管过程起起落落,上证指数又回到了这里,3000点保卫战又一次打响。
不禁想起赵本山小品里那句著名的台词:
“你大妈已经不是当年你大妈了,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问题来了,常年3000点的A股,我们真的能赚到钱吗?
其实,尽管上证指数目前仍在3000点,不及当年最高峰的一半。但也有一些宽基指数,已经突破了2007年的位置。
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指数,2007年的最高点是5891.72,但去年年初曾到5930.91。代表中盘股的中证500指数,2007年的最高点是5491.35,但2015年曾到过11616.39。只用上证指数来描述A股的表现,未必合理。
至于上证指数“不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只包含了上海市场的公司,没能纳入深市尤其是创业板的优秀股票。这使得上证指数有很强的金融、能源属性。
(图片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官网,截至2022/4/29,不作投资推荐)
这是目前的前十大权重股,其中金融行业有六只,能源行业有两只。事实上,这些板块在过去十几年的表现并不出众,尤其是跟消费、医药、科技这些成长板块相比。
而且,上证指数采用的是市值加权的编制方法,市值越大的公司,对指数的影响就越大。而很多表现优秀的股票,起初的市值都很小。
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中石油这家公司,2007年上市时市值超过8万亿元,是当之无愧的A股一哥,对上证指数影响很大。而如今只剩9800亿元,市值缩水了近90%。
除了指数本身,“不涨”的印象可能还跟锚定效应有关。如果我们以2007年6124点为参照物,那此后十几年上证指数确实难言上涨。但如果把2007、2015年两轮牛熊忽略,还是能看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每次底部的位置: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2/4/29,不作投资推荐)
2005年6月,最低998.23点;2008年10月,最低1664.93点;2013年6月,最低1849.65点;2019年1月,最低2440.91点。
而且对基金来说,其实并没有被上证指数的3000点所束缚。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自成立来保持向上走势,已经远远甩开了2007年的点位。尽管近期下跌不少,但仍在2015年牛市的最高点以上。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2/4/29,不作投资推荐)
如果从大盘历次3000点位置起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都有不错的表现。我们选取几次有代表性的站上或跌下3000点的节点,做了如下回测: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2/5/1,不作投资推荐)
拉长时间来看,收益还算不错,至今的年化收益率在8%-17%之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靠后的3000点似乎更具价值。
这是因为上证指数处在缓慢上升的趋势中,就像正在长个儿的孩子,不同时期摸到同样一个高度的难度是不一样的。
最开始需要跳起来,后来需要踮踮脚,再往后或许伸手就能够到。同样的3000点,不同的时间,或许也是不同的性价比。
回顾历史,大盘每次跌下3000点,市场都会蔓延起悲观的声音:十几年了,还是3000点,怎么能赚到钱?
但如果我们关注的是基金在大盘每次3000点之后的收益,或许是不同的感受。
站在上帝视角,投资如果想取得超额收益,需要买在黄金坑,卖在山顶,高抛低吸。
但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每次的黄金坑,都是从前一轮周期的山顶跌下来的,身处其中,会看到大幅度回撤和大面积亏损。而每次山顶,之前都是热火朝天的行情,让人舍不得离场。
经济学家杨德龙曾说:做价值投资是一场修行,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克服人性的弱点,从而获得长期投资的胜利。
当然,仅凭大盘点位来择时抄底并不合理。市场底部往往是多重因素共振形成的,会有很多信号出现。
最直接的就是大面积亏损的出现,这个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指数在本轮的回撤,已经超过2018年的熊市。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2/5/1,不作投资推荐)
另外,是估值跌到一定程度。目前,也有一些宽基指数的市盈率接近或低于前面底部的位置。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2/5/1,不作投资推荐)
还有一些底部才会出现的异象。
比如新基金募集困难,新股屡屡破发、遭到弃购,市场信心跌到谷底。这个已经出现了,尤其是科创板的新股近期破发不断。
比如交易量新低,融资融券余额新低。目前两市交易量接近万亿,虽然不高,但也不算冰点。融资融券近期有明显下滑,但余额还不算特别低的程度。
又比如偏稳健的固收+基金也出现大面积亏损现象,说明连轻仓股票的产品都有痛感了。今年以来,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下跌4.22%,只剩纯债类的基金指数还保持着正收益,说明这个也出现了。
对了,还有一个很灵的信号,就是观察平时不怎么关心投资的同事、朋友对股市、基金的态度,这算是从投资心理学的角度看市场。
如果发财、乐观、抄底这样的字眼多,可能就要谨慎一点;如果当亏损、悲观、割肉成为高频词,或者干脆不理你、叹叹气、白你一眼,可能反而是投资的好信号哦。
近期,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如期举行,股神巴菲特金句频出。当现场观众问及“如何像伯克希尔那样善于把握投资时机”时,巴菲特回答称:
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大家都很恐慌,而我们也没有在那个时候抓住投资时机;我们也错失了2020年3月股市大跌的机会。所以我们并不是非常善于精确掌握投资时机,我们只是在觉得投资对象价格便宜的时候买入,这其实是小学四年级就能明白的道理。
投资这事儿,或许就是这样大道至简的道理,模糊的正确胜过精准的错误。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天天基金网
展开阅读全文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或基于大数据智能生产,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此做出的投资决策需自担风险,与通联数据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