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技巧,让我跑赢99.84%的基民!

专栏头像

大V说

顶流机构

大家好,我是位80后基民,处女座,偏向稳中求进的投资风格。

去年比较幸运,在天天持有的这只基金,跑赢了99.84%的基民。

可3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想法真有点不一样。

萌新开局,“神操作”频现

2019年3月,我入手了第一支权益基金,“重仓”10块,哈哈。

那时候,我对基金的认识近乎一张白纸,连之前买过的货币类产品也属于基金这一类别都不清楚,看到有些基金收益不错,就下决心入了。

和所有的故事一样,开局总是很美好的,小鸡仔慢慢一天天长大了。

听说要各个板块都买一些?就去查了一些基金的持仓股,券商地产,消费,科技,医药……又买了几只。

然,车子刚起步就开始下坡了,五月一波大跌就慌了神,手里有只基金一口气亏掉10几个点,吓得赶紧“跳车”。

后来知道:补仓可以拉低成本。

补了,好多天不见回本,又听说了一个神奇的词叫“做T”,尝试着做了一笔,结果T错了,后面市场直接就涨起来了……

(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区间2019/1/1-2022/2/18,不作投资推荐)

入市第一年,好似刘姥姥进大观园,什么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但通过复盘和学习,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与其琢磨怎么提高收益率,不如想想怎么提高到手的收益。

10块钱翻倍才10块,可能还需要很长很长时间,而100块,1000块的本金则会大大缩短这个过程。

当然,前提是要有承受同等回撤的心理准备。

“峰回路转”的惊喜

2020年开年,刚准备要在这一年好好做功课,市场就给所有人来了个“出乎意料”。

一夜之间,累计收益,持有收益,全部从红彤彤变成了青草色。

然后,我面临了最直接的灵魂拷问。

割肉吗?不能够!再怎么也要扛到回本!

补仓吗?补啊!不补怎么回本!

可,拿什么补?

那时候几乎满仓,手上的现金非常少,只能补其中一部分,等到另外几支稳定之后,忍痛卖了来继续补,也算是壮士断腕般的取舍了。

“风物长宜放眼量”,暖风阵阵下,2020年市场在欢天喜地中谢幕。

凭借着后来的逢低补仓操作,我的收益率虽然落后沪深300将近一半,但15%已经让以战胜通胀为目标的我非常满意,甚至有点得意了。

不断思考,不断成长

去年底的我如果回看去年初的行情的话,真的会问自己当时为什么不减仓?

尽管累计收益最前面的数字已经一变再变,甚至持有基金的净值曲线已经走得非常陡峭了,当时的我却一点危机意识也没有

原先持有的基金几乎回吐完了前年所有的收益。

有部电影的名字是《一路向北》,而我的基金则是一路向东,不对,是东南……

这样的状态的确是有点打击信心的,不过,我这次没有选择割肉。

当一扇门关上时,某处也许会开启另一扇窗。

因为现在手上有了相对稳定的现金流,能够让我在补仓的同时还能去寻找新的机会。

之前做了不少功课和记录,为研究行业赛道和基金经理打下了基础。

“逢低补仓+优化资产配置”

双重策略下,仅用大半年时间,收益已经由负转正。

后来,我逐渐总结出了对于投资的思考:

1.闲钱理财。只有是闲钱,在浮亏的时候,你才能闭上眼睛用时间换收益。

2.不要高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行情好的时候,总觉得亏得起,但真亏了却心慌意乱。做好风险评测,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3.控制仓位。仓位决定心态。满仓是种策略,但不适合我。手上留有子弹,逢低再补还有机会。如果能够再均衡配置一下就更好,可以更从容应对结构性行情。

4.不要判断行情。不要去预测市场,更不要妄图战胜市场。收益来于市场,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求一个模糊的正确,猜顶抄底这种几近空中接飞刀的事情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我用EXCEL表格记录基金进出明细,让我对盈亏状况和持仓结构有一个稍微清楚一点的认识,毕竟数据非常直观。

另外,每周我会写一段小文字,记录一周的投资体验或者下一步的计划,可以梳理思路。

这两个习惯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目前,基金在我总流动金的20%左右,今年依旧是分步入市,其中有2只基金定投。

如今,我会根据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持仓和履历来判断,选择长期投资中风格更适合我的基金。

例如,基金公司品牌效应明显、3年5年业绩都在市场前1/3以及回撤控制较好的“画线派”都在我选择的范围中。

另外,无论再看好哪个经理或者板块,我也不会让单只基金超过总仓位的15%。

因为倾向于均衡配置,所以固收类和中高风险基金,基本是对半。中高风险中价值和成长也近乎5:5持有。

插播一则,我曾在16年前认购过一支基金,由于当初交易方式非常不便,以至于我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直到前年经过电话提醒才偶然想起。

如果可以这样算的话,那这只基金也经历几轮牛熊考验了,到现在的收益率呢……

我只能说,你有理由相信时间的力量。

投资是一场马拉松,路还长着呢,耐心,再耐心一点。

END

欢迎留言跟我聊聊:

看完这位朋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或观点吗?

来源:理财是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