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进入爆发期!估值不到20倍!

专栏头像

AM实验室

线索主要标的

大家都在看:

不惧暴跌,高瓴出手抄底了

不要慌,大调整之后,加仓这个!

各位好,我是AM君,今天来说下 智洋创新,其在输电巡检领域技术鉴定全球领先。

核心逻辑:

(1)行业端:输电巡检领域相比于变电和配电巡检的自动化程度更低,之前是因为有自动化需求且主攻通道可视化这一技术(即智洋创新所做的)但实际效果一般,但智洋创新最终做出的系统极为有效,去年国网技术规范敲定,试点结束,后续需求端将开始爆发。目前全国渗透率公司给出的是8%,个人测算在4-5%左右,无论哪个口径未来渗透空间都特别大。

(2)公司端:竞争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算法领先。公司的算法经过行业协会鉴定为全球领先,而算法本身需要大规模的训练,公司目前拥有十亿张图片用以训练,后发厂商进入需要两年去磨合算法,难以追上公司。

(3)业绩预测:预计2021-2022业绩分别1.2、1.8亿,对应目前16X。

正文: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成立于2006年,但业绩直到2014年才开始爆发,前期与山东大学投入了大量的经历在通道可视化自动监控研发中。从业务占比来看,输电巡检是公司重点研发方向,后续将持续提升,目前约8.5成。

核心产品为输电线路智能运维分析管理系统。从系统架构来看,感知层主要包括各种监控设备、告警设备、传感器,通过网络层的蜂窝网络、通信专网传达至平台层中,在自行开发的软件中进行分析,最终输出设备状态信息、实时推送等,方便实时查看。

行业端:即将爆发

电力行业包括“发电—输电(高空、地下)—变电—配电—用电”5个环节。电力巡检主要用于输电、变电、配电三个环节。

(1)输电环节:对于高空输电,一般用无人机对架空线路、塔架进行隐患排查;对于地下输电,一般用 隧道机器人。(亿嘉和等)

新技术:可视化装置+图像识别,可识别一定距离内作业、起火点、24h不间断识别。(智洋)

(2)变电环节:变电站机器人在室外环境下工作,具备自主移动、智能检测、分析预警等功能。变电站机器人属于高压、特高压项目,一般需要在国网公司平台统一招标。

(3)配电环节:配电机器人在室内环境下工作,在小型化、轻量化、环境交互系统等方面和变电机器人存在差异。配电站机器人尚未列入国家电网集中采购名录,由各省市级电力公司自主发起招标。

测算市场空间测算:

110kV输电线路杆塔距离250m,220kV输电线路杆塔间距330m,假定安装间距250-500m。2018年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126.01万千米计算, 全国可视化装置252-504万台。按照1万的价值量计算,市场空间252-504亿,分5年,约50-100亿, 目前累计出货约10万台,对应渗透率约4%!

对比无人机和机器人巡检,无人机不能实现24h在线巡检,且遇大风、雷雨、航空管制地段不能巡检,而机器人巡检则需要预先施工布线,单价很高,智洋的通道可视化解决方案恰好都能满足这两个非常难受的缺点:24h在线、识别率不低于它们、关键是便宜。

无人机巡检通道可视化机器人巡检
场景输电线路输电线路隧道电缆
优势可以查看所在位置细节部分可以实现在线监测,成本较低可在线监控
劣势受天气、航空管制限制,需人员操作,不能在线监测无法发现细节部分应用场景受限

国网技术规范发布,标志行业进入爆发期。2014 电网修订《输电线路图像/视频监控装置技术规范》。同年山东、江苏、福建开始试点,2015公司推出了输电线路智能运维分析管理系统,2017年,《国网新技术目录(2017版)》发布,同年公司开发出输电通道隐患主动识别和预警平台,2019发布网络层应用微波组网+北斗解决方案,无信号区也能巡检,去年国网确定技术规范并结束全国范围内试点,需求开始放量。

潜在领域:轨交巡检将成为另一爆发点。技术路线完全是相通的,算法也基本类似,只需要移植过去,目前已经开始往国铁集团投标了,预期未来2-3年将放量,测算下来市场空间也在每年百亿以上的规模。

公司端:

技术能力优异,核心竞争力在于算法。输电智能运检解决方案获得“2019华为开发者大赛Atlas赛道(商业组)”第一名,2019国网“通道可视化图像人工智能识别检测”前端组第一名。

算法:智洋电力巡检图像隐患检测算法,核心输出是识别各种隐患场景并进行干预和预警。运用了深度学习,由于深度学习需要大量的训练集,公司目前已经拥有了10亿张图片用于算法和模型的自我迭代,这是同行业其他企业所不具有的条件,几乎无人可替代,壁垒极高。而同行业企业想要通过训练集拿到巡检图片,本身就很难,更不要说通过图片做好模型,然后再通过两年时间的试用认证,差距拉大。

业绩预测:预计2021-2022业绩分别1.2、1.8亿,对应目前16X。

股价不涨的猜测:Q1亏损,业绩可预见性比较差,但这也成为了预期差的一部分。等到Q3\Q4业绩兑现,公司肯定不是这个估值。

来源:AM实验室

展开阅读全文